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每年1,300新症!小便有泡不易消散?或是腎病警號!醫生:40歲或以上宜篩查

每年1,300新症!小便有泡不易消散?或是腎病警號!醫生:40歲或以上宜篩查

健康解「迷」

  本港每年約有1,300個慢性腎病新症,惟一項早期腎病檢測調查顯示,有近2成市民驗出有腎病風險,但當中逾半都認為自己健康狀況良好。腎臟專科醫生指,慢性腎病早期未必有明顯病徵,但若小便持續有泡及不易消散,便是其中一個主要蛋白尿的表徵,籲40歲或以上市民主動向家庭醫生提出進行腎病篩查。

 

  若尿液內含過量蛋白質,即屬蛋白尿,代表腎臟可能出現病變、腎功能退化。病人組織「腎友聯」7至8月為1,685名市民進行早期腎病檢測,結果發現,有19%市民驗出有蛋白尿,但當中56%認為自己健康狀況良好;而在18至45歲群組中,則有29%驗出有蛋白尿,但當中85%人都以為自己健康。

 

  患高血壓、現年55歲的楊女士,以往從事文職工作,習慣少飲水和小便。她指自己沒病徵,未曾懷疑自己患腎病,直至3年前她驗血時發現其腎功能衰退,求醫後才發現已患上第2至3期腎病。

 

宜低鹽飲食 控制四高

 

鄧智偉

 

  腎臟內科專科醫生鄧智偉表示,檢測結果反映市民忽略慢性腎病風險,且愈年輕愈低估,建議市民應主動向家庭醫生查詢是否需做腎病檢測;醫生會利用尿液驗測試紙,初步檢測蛋白尿,一旦發現異常,會作進一步尿液及血液化驗,檢測尿蛋白與尿液肌酸酐比值、和腎小球過濾率,並為病人制定合適治療方案。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傅鑑蘇提醒,預防及控制慢性腎病要維持低鹽飲食、控制四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和肥胖)、避免服用來歷不明中成藥、小心使用非類固醇止痛藥、及定期作腎病檢查。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