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22日專訊》官媒央視新聞報道,粵港澳統計部門日前相繼公布2022年
經濟數據,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已超過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形容粵港澳大灣區綜合
實力顯著增強,朝著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既定目標加速前進。
其中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大灣區內地9市地區生產總值(GDP)
10﹒4681萬億元;香港特區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827萬億港元,按2022年平均匯率折算,約2﹒428萬億元;澳門特區政府公布的
數據顯示,澳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73億澳門元,折算約1470億元。由此總計,粵港澳
大灣區經濟總量超13萬億元。
央視新聞引述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表示,面對「三重壓力」,大灣區
經濟持續穩健發展,顯現區域市場的活力和高成長性。伴隨進一步開放、創新、國際化,大灣區
成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橋樑。
*大灣區正展現大前景大空間*
報道又指出,大灣區正展現大前景、大空間。2022年底,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舉行粵港
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現場達成853個合作項目,投資總額達2﹒5萬億元。廣東省政府在
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3年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經濟增長5%以上,
其中大灣區內地9市的目標增速多高於此;香港特區政府此前預計香港2023年經濟增長介乎
3﹒5%至5﹒5%,一些機構預計澳門經濟也將實現反彈。(sl)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2「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及「最佳表現衍生產品數據供應商」兩大獎項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