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2022

如何應對無知與自負之愚?建立「常識的防線」!歷史學家塔奇曼:在沉浸式閱讀中,看清歷史真面目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應對無知與自負之愚有三個層次:

 

  一是用真相和常識醫治無知;二是用見識與教訓預防災難;三是洞察人性,悲憫人心。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第一個層次,即真相與常識。

 

  進入互聯網時代,看似擺脫了無知,但在大數據創造的「同溫層」,以及不實宣傳的洗腦下,一個「新無知時代」來臨。

 

  盲從、戾氣、情緒化的一面,被社交媒體無限放大,結果極易被愚弄、操縱、利用。
無知者一方面懶於思考,另一方面是,當今尋找真相,其難度猶如大海撈針:

 

  真相被埋藏: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有價值的真相就像金粒,被海量的「資訊泥沙」掩藏其中。

 

  真相被篩選:大數據時代,有些科學家會憑自己的喜好篩選實驗資料,有些歷史作家甚至會捏造歷史。

 

  真相被篡改:少數掌握演算法者,為了讓真相替自己服務,系統地掩蓋、歪曲、篡改真相,為自己膨脹的野心、灰暗的慾望背書。

 

  在這樣一個真相稀缺、洗腦愈來愈常見的時代,建立起一道「常識的防線」,是一個現代人追求精神自治的基本前提。

 

  除了常識之外,抵禦謊言的最好方法,是和那些有能力尋找真相、有勇氣表達真相、絕不捏造真相的智者同行。

 

  塔奇曼便是這樣一位值得尊敬的歷史作家,她為了探尋歷史真相,撲向原始文獻,包括未出版的私人信件、工作日誌、手寫的報告、公文中的便條……。

 

  但是,塔奇曼並非一味堆砌史料,而是從海量的史料中,淘出金礦,精煉提純,讓讀者在「沉浸式閱讀」中,看清歷史的真面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