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2014

《一枝鉛筆的承諾》創造非凡人生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亞當‧博朗(Adam Braun),是在美國長大的匈牙利猶太裔移民的後代,祖父母是二戰時納粹集中營受難者。他16歲時,利用暑假在基金公司打工,此後一心一意朝華爾街的成功生涯前進。但他大學時在一趟驚險旅途中,在印度街頭遇見乞討的小男孩,博朗問那男孩,全世界他最想要的東西是甚麼,孩子滿懷渴望地回答:「一枝鉛筆。」

 

  這個微不足道的小小要求,啟發了博朗離開華爾街顧問公司的高薪工作,在25歲生日那年以25美元,創立了「鉛筆的承諾」(Pencils of Promise)基金會。接著,以不到5年的時間,在全世界蓋了220所學校,使貧困地區孩童得以接受教育,且已實施超過1500萬小時的課程。2012年,29歲的他同時獲選為《福布斯》雜誌「30位30歲以下創業新秀」以及《Wired》雜誌「50位改變世界的人」,另外也被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為首批十位全球傑出青年(Global Shapers)。他亦是白宮、聯合國、克林頓全球計劃(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特邀演講嘉賓。

 

  博朗把創立了「鉛筆的承諾」基金會的歷程,寫成一本書,書名是:《一枝鉛筆的承諾》(The Promise of a Pencil: How an Ordinary Person Can Create Extraordinary Change),寫他的經歷,和一個個動人故事,證明每個人都可以依循內心指引,創造出意義非凡的成功人生,即使你只是一個平凡人。

 

博朗的自白

 

  博朗在這本書的前言中說:

 

  「接近二十五歲生日的一個溫暖秋日午後,我走進家鄉的一間大銀行。當時我認為自己擁有所有能夠得到快樂的東西──工作、房子、人生。我的衣櫃掛滿醒目的正式衣著,我的名片印著知名企業的名號,讓我走到哪裏都贏得尊敬。表面上,我看似少年得志,是當天最有可能走進銀行存款的人。然而,在內心深處,我不再喜愛自己創造的人生。我追求的目標只是私利,雖然我很少對他人透露,但我確實逐漸失去了幸福感。深夜裏,一直有個聲音讓我無法成眠,它告訴我,如果我找到意義,金錢就不值得一顧。它又說,如果我以目標而非利益衡量人生,我會有更大的成就感。它讓我不必再蹉跎,現在就是開始追逐遠大夢想的最佳時刻。

  

  「我並非經營公司的商業成功人士,既沒有足夠的資歷證明將來會成功,也沒有腰纏萬貫的金錢作為後盾。我只是擁有二十五塊美金的平凡人,想證明人不分年齡、身分地位和所處環境,都有能力改變世界。於是我用這微薄的金額開了一個帳戶,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興建一所學校。」

 

  他說:「自此我全心投入全球教育的志業。我深信良好的教育正是最佳的工具,可以深入開發一個人的能力、改變其人生方向。但地球上還有五千七百萬名孩童無法上學,以及數百萬孩童雖然天天坐在教室裏,卻還是不認得半個字。全球教育危機是我們的時代最極需解決、最重要的人權議題。這全球問題不是單槍匹馬可以解決的。我們需要集結大眾的力量,發揮每個人獨特的影響力。」

 

每個人都能改變世界

 

  每個人心中都有蠢動的夢想,如果你也曾嚮往更有目標的人生,如果你也曾認為自己可以突破現況,比現在更好,那麼問問你自己,「世界上我最想要的東西是甚麼?」然後參考這本書分享的經驗,將這些想法付諸執行。你將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替別人創造幸福,而最後往往自己也收穫了豐盈的回報。

 

  你不必擁有豐富的現成資源,照樣能夠改變世界。你會領悟到有目標的生活得到的報償豐厚且持久。這是博朗的人生故事,但也可以是屬於任何人的故事。

 

  台灣作家李偉文在這本書的「推薦序」中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許多看不慣的事物,可是通常也只是嘴巴抱怨一番就過去了,另外我們也會有許多感動的時刻,但是往往在事過境遷後也就忘了,然而,有些人會在某些特殊情境下,產生『此事非我不可』的體會,並且願意化為行動,這些努力與經驗,往往會改變這個人的一生,往更美好與有意義的人生前進。」

 

能重讀的「真言」

 

  《一支鉛筆的承諾》一書分30章,每章都是作者博朗的人生故事,從他的家世,他祖父在納粹集中營的災難,他父親在美國的拼博和他對子女的家教,到他如何受「一支鉛筆」的感召而放棄高職厚薪,追逐夢想去籌組教育基金。每段故事都非常吸引人,可以各自獨立欣賞,但綜合起來又可以組成一張索引地圖,由此可以看到博朗如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每一章都以一句「真言」作為標題,作者說這些格言,是他面對大小抉擇時的引路記號,也已經化為奉行的真理。

 

  比如第一章的題目是「Why be normal」,題目的中譯是「敢與眾不同」,但內文是指父親向子女不斷的提醒,要達到傑出的表現,必須謹守獨特的標準,不能在意別人的看法,「Why be normal」的真正意思是「不甘於平凡」。

 

  人是時刻需要座右銘來提醒自己的,這些反覆背誦、隨時出現在我們眼前的「真言」,會在潛意識中影響我們,能夠使我們在困頓沮喪時重新振奮,在得意忘形時當頭棒喝,更得以在人生路上用較清醒而覺知的方式審視自己。

 

  作者說,如果書中任何一段故事,觸動了你內心的某樣東西,聽從內心呼喚你追尋的持續感受,這細微的動機會轉成立即行動的決定。那麼就踏出開始的一小步,然後追隨你渴望日後可以留存的足跡。

 

  我非常同意對這本書的其中一句評語:「這是一本必讀、必要重讀和書架上必須一直看到的書。」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一枝鉛筆的承諾》

作者:亞當‧博朗

由商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