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7/2015

書展活動與城脫節,未呼應時代氛圍 — 訪鄧小樺與李薇婷

  • 收藏文章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下稱貿發局)舉辦的第 26 屆「香港書展」已於7 月 15 日開幕,文化活動的名單亦已公布。書展第 1 天結束,本報記者訪問了文化人鄧小樺、「字蝨」總編輯李薇婷對今次書展的意見。兩者都認為今屆文化活動與讀者生活、當下環境脫節,缺乏驚喜和吸引力。惜由於有超越市場的原因存在、協辦機構未能掌握出版趨勢及城市脈膊、策展方面的缺失,令今屆活動失色。當書籍的出版記載著我城的變化、我們的生活,而書展是屬於港人且由官方舉辦的大型展覽,書展有責任留意本港出版業的趨勢,舉辦相關活動,用更多的討論和活動,將書、人、城市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對書展的期望

 

  香港書展由貿發局舉辦,作為一官方的機構,它亦需回應本港市民的需要、對書展的期望。「很明顯,書展已是亞洲最大的一書籍銷售點。現在亦變成了一關於閱讀的大型活動,其實對城市閱讀水平、語文水平和閱讀市場的推動,有很大的責任。對推動本土文化當然有責,但同時亦需帶動國際文化來港。」文化人鄧小樺道。

 

  字蝨總編輯李薇婷,亦有相類似的想法:「它應該要承擔一個責任:就是要對內、亦要對外,要令香港和其他地方的文學有交流,同時亦要呼應香港人關心的議題。」而無論是李還是鄧,她們都認為書展未能完全回應她們的要求,尚有改善的空間。

「詞情達意 香港粵語流行歌詞半世紀」展出了從 70 年代至今的詞人作品。

重要出版書籍不被重視

 

   2 位受訪者不若而同表示,以往會一連 7 天去書展參與不同講座,但唯獨今屆只會去 1、2 天。她們認為書展的吸引力下降了,乃因舉辦的講座及展覽與當下環境脫節:「它和出版人失去了一種 momentum(動力),即今年其實出版了一些很好的書籍,但都沒有活動去配合。」鄧小樺以由進一步出版的《男男正傳:香港年長男同志口述史》為例:「它並非與書展期間推出,但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力。我以為書展會有些推廣它的活動,豈知沒有。究竟,書展是要和哪些書互動呢?我希望策劃的人,能留意那段時間的出版業,出版了甚麼重要的出版物,又有甚麼出版潮流——如此策劃,效果將會更好。」

 

  她指現在的文化活動策劃,都外判予一些協辦機構或媒體夥伴負責,如《亞洲週刊》、海港城、《字花》等:「於是活動的質素與效果,就很視乎那些機構能否明白或掌握這城市的 momentum 了。」

 

無法掌握出版趨勢

 

  另外,她亦提到最近出版業明顯的趨勢:「今年出版了這樣多雨傘的書籍,但似乎書展活動裡無法呈現這現象。」由不同人所寫的,有關雨傘的書籍的確如雨後春筍,在城裡不同角落冒出,當中持不同見解、不同立場、不同角度的書籍共超過 20 本:「以事論事吧,無論你同不同意雨傘運動,也不能否認雨傘運動書籍出版,是本土出版業一個很重要的現象。」

 

  在整個書展裡,僅有一個有關雨傘運動書籍的講座,就是於 7 月 19 日舉行的「香港:傘裡傘外博弈」,講者有屈穎妍、雷鼎鳴、邱立本等 11 位作者。然而同期還有其他的雨傘運動書籍,《香港:傘裡傘外博弈》只是接觸事件其中一個觀點。書展的安排,似乎忽略了另一種聲音的存在,無法更深入地討論這香港的重要事件,難以呼應時代脈膊。

 

超越市場的原因?

 

  「我覺得有些超越市場的原因,或有政治因素吧。」鄧小樺道:「以前特首、港督,他們都會叫你去看書,像曾蔭權競選時也會出書的。他去書展逛逛,買了《香港彈起》,那它本書就上頭版了。但讓我們看看這城市近期吧。它是如何看待書籍的?」

 

  在今年 1 月,梁振英就公開批評《香港民族論》,認為其中主張香港「尋找一條自立自決的出路」是「不能不警惕」,藉此書攻擊反對人士,但對書中內容從無深究。可見現時只要不符政府立場的書籍,都受猛烈抨撃;加上香港最大發行商聯合出版集團的旗下書店,亦因此決定不會再買入該書,可謂打撃出版自由。「如此將令書市很不健康,大家都變得很猜疑。我想,這幾年書展一定會很艱難。」

 

  另一方面,本報記者曾詢問貿發局有關策展事宜,當局回覆舉辦的文化活動,將根據協辦機構的建議、有否新書出版、題材是否健康來決定。而「香港:傘裡傘外博弈」講座則由協辦多年的機構《亞洲週刊》提議。《亞洲週刊》總編輯邱立本,自己亦是《香港:傘裡傘外博弈》的作者之一,屆時將會出席該講座。

 

期望自由的市場

 

  「我實在懷念那真正的自由市場。」鄧小樺感嘆:「現在即便有些書籍很受歡迎,但還是會受到打壓。現在的書市是不健康的,它並不完全自由。如此在書展中,也會體現到這樣的低氣壓。而我希望,這種脫節的情況不會維持太久。」

 

需與生活或時事連結

 

  除了與書籍及出版業有關,李薇婷認為書展亦應與城中人的生活、香港該年的時事連繫:「在不同的年份,每年去辦一個展覽,那年份究竟有多重要呢?」香港近年變化得極快,城中熱話每年迥異,她認為書展需把握好該年的重心話題,再舉辦相關活動,才能突出年份的重要。

 

  「不一定要講雨傘運動,但可提出一些多人討論的時事議題。現在紙上媒體其實很著重寫一些地區小故事,或一些重尋香港歷史的題材,又或近年我們多討論的本土議題,但書展卻無相關的連結。」她提出 2014 年年末,劉克襄曾寫《四分之三的香港》,書寫香港山水、郊區、登山或綠色生活:「這些都是很熱門的話題。這些趨勢與我們的文化、閱讀書種、冒出的作家都有關,書展應試捕捉這些議題。」

 

本土文學討論不多

 

  關注本土文學的她,指今年較多英語講座、聚焦外國視野的分享會:「Alain de Botton 是很吸引的。但整體對我而言不太吸引。」較去年有關文學的講座,有年度作家董啟章、黃碧雲、鍾曉陽、陳智德、廖偉棠等多位本土作家開講,分享自己的創作意念;而於前年書展,年度作家陳冠中亦帶動不少本土意識及本土小說的討論:「今年香港文學創作的講者,相對較少。」而且大多都主持讀書會,講自己對他人書籍的看法,並非講解自己的作品或論及本土小說生態。

 

年度作家展區失焦

今年書展年度作家李歐梵。

  李薇婷認為年度作家李歐梵是很有份量的作家與學者,能夠兼顧文化與文學。然而她指今次展覽未能突出重點:「我很關心年度作家有沒有很大的 vision(遠見)能帶給書展及觀眾。若要我去形容李歐梵,我會說他是知識分子。但好像今年的展覽或活動,都沒有突出他這個身份。連我們這些在學、在大學工作的人,都找不到今年年度作家的焦點,更何況不認識他的普羅大眾?」

年度作家展區以「只緣身在此山中」,展出了李歐梵的多本著作,另外亦有其簡介及評論文章。

  「今年的展覽,無法說出他有何特別。我覺得這不是因李的形象太扁平,而是年度作家的機制不透明、如何安排他是年度作家、如何幫助他建立一展覽,這些都非公眾明瞭的。」他又指,或因先前李碧華拒絕接受年度作家的稱號,使接受稱譽的李歐梵在公眾眼前黯然失色。

 

策展方面的建議

 

  書展今年請來多位海外作家來港,主講多個講座。然而李薇婷認為這並不足夠:「不是叫五湖四海的名人來港,那就作罷。不是要獨立處理一個講座,而是可多想一步,試讓一些適合人選去作對談?」如英倫作家 Alain de Botton、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尼日利亞詩人 Ben Okri 等,都無與港作家交流的機會。若能安排對談,或可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她指台北文學節曾請飲江、廖偉棠等香港作家赴台,與當地作家對談、討論一些問題,香港書展或可參考這種形式:「如此關心香港的人,又能在活動裡找到想要的東西;而關心海外文學的人,亦會關注該活動,我認為這是很可行的方向。」

 

貿發局需多考慮推廣文化

 

  貿發局在舉辦書展以外,亦舉辦珠寶展、紅酒展、鐘錶展。當局的主要任務是開拓商機,並不一定擅於推廣文化:「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何書展會被歸納於貿發局的概念之中。貿發局講究銷售、經濟,那也可能是對的,畢竟那是一有關商品買賣的市場,有很多書商在書展投標和賣書。然而,可能始終需要更多文化方面的專才,處理有一定文化需求的展覽和活動吧。」

 

「藝術推廣新聞頻道先導計劃」簡介: 

 

  以新聞工作者嚴謹認真的態度、關注香港藝術發展的心態、引起廣大群眾關注對藝術在社會的所能擔當的角色,並以藝術的寶貴價值、個人生命所能產生的影響﹣拉闊看世界的角度、啟廸思維、引發創意,建立個人對社會、對自身本土文化的歸屬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10項短期控煙措施,你是否支持?「火車頭」問題未有規管,你接唔接受?►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