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8/2014

加納婚宴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白水

    白水

    白水(1948-)廣東南海人,澳門出生,香港長大。羅富國教育學院畢業後到中大崇基學院讀哲學,1977年畢業後獲法國政府獎學金到巴黎學習,修讀新聞從業員課程、翻譯、哲學(美學)。一直停居巴黎。名片上自我介紹:西洋文化史,博物館講解員。 

    Art Walk@Paris

 

加納婚宴 Les Noces de Cana

帆布油畫 高:6.77米,寬:9.94米

入羅浮宮1798年;原在威尼斯,畫成於1563年左右

畫家:韋羅內塞 Véronèse(1528-1588)60歲   原名 Paolo Caliari

現展藏於羅浮宮德農翼一層蒙娜麗莎廳

 

  威尼斯百多年來的共和體制終於被拿破崙劃上句號,他順手將這幅巨作由六壯士捲回巴黎。1798年入羅浮宮目錄,1801年展出;但到1815年拿破崙戰敗後,由奧國主導的維也納和會清算拿破崙,當時維也納博物館館長羅莎要求法國歸還該畫。當時,威尼斯為奧國佔領,巴黎中央博物館(即今日羅浮宮)的館長德農說服奧方讓法國擁有此畫,以一幅法國名畫《Le Brun的瑪大利納在法利賽人中》作交換;此畫現展藏於威尼斯學院博物館(Accademia de Venise)。

 

 在蒙娜麗莎廰,多數人背向加納婚宴

 

  此巨幅作品是韋羅內塞被威尼斯禮聘為本篤會修院San Giorgio Maggiore時期製作(1562-63年),是修院大飯堂的裝飾,畫中人物132個,有些是為人熟悉的面孔,例如畫家提香(穿紅衣持大提琴)、丁托列托(持小提琴)、巴先(吹笛)和畫家韋羅內塞本人(穿白色衣服拉中提琴者)。

 

畫家本人(白衣) 和其他三位名畫家

 

  畫家以聖經故事借題發揮,以當時威尼斯的真人真面孔為對象,大膽地構造這幅64平方米的大型油畫。

 

  若望福音第二章有這樣的描述:

 

  在加納有婚宴,耶穌的母親在那裏,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邀請去赴婚宴。酒缺了,耶穌的母親向他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甚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到來。」他的母親給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做甚麼,你們就作甚麼。」在那裏放著六口缸,是為猶太人的取潔禮用的……耶穌向僕役說:「你們把缸灌滿水吧!」……司席一嘗已變成酒的水,並不知道從那裏來,舀水的僕役卻知道。司席便叫新郎來,問他說:「人人都先擺上好酒,當客人都喝夠了,才擺上次的;你卻把好的酒保留到現在。」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神蹟。

 

聖母說,他們沒有酒了

 僕役舀水到石缸,水變成酒

 試酒

 

  畫家巧妙地將眾多人物與建築物及自然風景,透過視覺的透視原理,製造出一個存在於幻覺的整體。透視原理基本上是計量的幻覺。他雖然畫神蹟,但那不重要,反而是將活生生的俗世生活呈現無疑。站在畫面前,感受到的不是神蹟而是人間的喜慶生活。但奇怪,百多人的表情都是那麼嚴肅,面上很少有笑容!中世紀神學都是把笑看成近乎邪氣的表現。畫中各人都好像各懷心事,唯一肯正視我們的只有耶穌及最左邊的新娘。右邊穿白色衣服的試酒師好像正在問自己,這酒是藏在那裏,為甚麼連身為管酒的自己也不知道這優質的紅酒來自那裏。左邊穿綠色衣服的胖子司席正急步向新郎質問為甚麼將好酒留到最後,不合規矩。客人們正在品嘗甜品,宴會快要結束,但為甚麼在閣樓仍有人在揮刀切肉呢?一般推測,可能是暗示耶穌的受難。

 

新郎與新娘(最左)

司席質問新郎

象徵耶穌要受的苦難

 

  畫家如此前衛,把耶穌的故事用威尼斯當時的世俗場面來演繹,甚至誇張地將自己繪畫得清楚明晰,怪不得惹來宗教法庭對他審問;但畢竟威尼斯有開放的優良傳統,終於不了了之。威尼斯從來未有立過將異端者施火刑的法例。若換上當時的西班牙,畫家的命運可能很慘。

 

  1989-1992年曾對這幅畫在公眾面前維修,我還清楚記得當時的展廳同時做維修工場的情景。這次維修由六位女專家包辦,維修頗具爭議性,比如那位胖子司席原是紅色,現改為綠,底色是綠;現仍有一派學者認為紅色是畫家自己改動的,可能是為求對稱,改回綠是錯誤決定。還有另一爭論,在右邊有位穿黑袍的修士,面部光線與其他人不一致,小心看,原來是貼上去的,黑袍也是好像畫得很粗急。維修期間,有意圖將面剝掉,將黑色刮走,恢復後面原有的顏色,但有人發現無法證實是否是畫家寫的一句話,大概意思是:「主教認為我這幅畫很好,但為何沒有修士呢?」估計,畫家後補修士於畫上。89年的維修中暫不作定論,故他仍貼在那裏。

 

修士的面是貼上去的

威尼斯富有人家的場景

 

  廿多年前曾到過這修院,那時還有六位年老本篤會修士;聽說該修院最旺時達千餘人。昔日飯堂裝飾畫已搬到巴黎羅浮宮。2007年,IBM用電腦技術複製一幅原樣畫幅放回原位,但只是照片。

 

  在羅浮宮,多次在此畫前聽到一些意大利遊客感嘆:這是拿破崙偷回法國的。在未成為前法總統薩爾科齊夫人的意大利歌星Carla Bruni曾發起過要求法國將畫歸還威尼斯的運動,但無實際行動,終於在成為法國第一夫人後,此事也再沒有人提起。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