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2016

逃港的視角——《境內景外》

  • 收藏文章

   第四屆WYNG大師攝影獎及作品展覽經已完滿結束,其主題「我們是誰」是對香港人尤其重要的課題,大師攝影獎得主蕭偉恒借自己的鏡頭,帶大家一同重返過去,回望一段大逃港的歷史。

 

用鏡頭進入大眾

WYNG大師攝影獎得主和自己作品合照

  六十年代,在香港經濟剛開始起飛的時候,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不久,經濟困頓,人們生活困難,結果內地公民紛紛偷渡來香港,只為生活好過一點,這現象稱為偷渡潮,而蕭偉恒的父親便是偷渡來港的其中一位。於是他從2013年已開始了探索這段偷渡潮歷史和新移民及其後裔身份的資料搜集,並到了當年偷渡到香港的熱門之地如下白泥、尖鼻咀、梧桐河等地拍攝。後來遇上了WYNG「我們是誰」攝影獎,便一拍即合,也讓他的作品得以走出高貴的藝廊,來到大眾的中央圖書館展覽。

網井圍

南生圍

  「我曾在藝廊展出這份作品,但不是全套,而藝廊的觀眾都是買家、收藏家,雖然他們也會顧念作品的理念,卻也未必清楚那段歷史背景。於我的作品而言,接觸大眾是很重要的過程,因為我的創作起點暫時而言都是與香港本土的歷史、文化有關,和香港人有關,所以想香港的大眾能看到,讓我的作品可以成為和大眾溝通的渠道。」蕭偉恒解釋。正因如此,WYNG的展覽定於中央圖書館,正好符合他的期望,他也談到籌備展覽期間遇到的一件趣事,「佈置場地那天,有一班佈置場地的師傅,就大約是我爸爸的年紀,佈置好了,看到照片便走過去,那時我還未貼上說明,按理他們不知道我的照片是關於甚麼,但他已經指著照片說:『咦!這不就是深圳嗎?從前我住在這兒,就是從這兒游水來香港囉。』我還沒有說甚麼,他們已經把事情都說出來了。」

尖鼻咀

梧桐河,位於現時新界東北發展區內

東平洲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京港滬港高鐵動臥首發運行,「夕發朝至」模式讓車程縮短近半,你會否考慮乘搭?►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