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01/02/2016

憑膽大心細 恒威開拓新市場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近年興起一股創業潮,早前創科局局長楊偉雄亦鼓勵推動本地科創企業。要成功創業,恒威集團創辦人劉旺認為,要膽大心細,「沒有人做的,不等於沒有市場。」

 

恒威集團創辦人劉旺指,樓盤愈貴,愈注重材料質素,故恒威不時引入外國潔具品牌。

 

  所以1970年創辦恒威集團,引入外國浴室潔具,由開業只有10名員工,至今發展遍及中、港及澳門三地。

 

沒人做 不等於沒市場

 

  恒威集團的前身,其實是一項上市地產公司的項目。劉旺在60年代後期成立「改善家居部」(Home Improvement),負責引入新材料。但作為大地產公司,認為這項目太「細」,不值得成立一個專責部門,「我當時就跟公司說,我要買了它。」

 

主打浴室潔具。劉旺指當初選擇浴室而非廚房,是因為70年代廚房是「媽姐」用,而浴室則是主人家使用,他們願意下重本選擇好家具,有其市場價值。

 

  可是,70年代的香港市場對浴室潔具可說是「零需求」。劉旺回想開業首3年,慨歎生意難做。主要原因,是香港、國內及東南亞的浴室設計非常落後,「當時香港像隻井底蛙。」70年代,廁所只有功能性。只有洋樓才有齊浴室、浴缸及洗手盆,但洋樓數量也不多。唐樓的廁所只是業主間隔某一處,一般只有水喉及如廁地方,設計非常簡單。

 

  雖然開業時市場難做,但劉旺認為,當時沒市場,不等於沒得做。要成功創業,就要好好觀察市場,「正因為當時香港好落後,你才有更多發展機會。」又形容情況就像以前有人看到非洲小孩沒鞋穿,認為鞋在非洲沒有市場,但其實這根本就是一個很大市場。

 

要突圍 就要與眾不同

 

  劉旺表示,有產品才有生意,有生意才有盈利。但產品不能從石頭爆出來,當中需有很多計劃及部署。於是在恒威開業首年,劉旺花了6個月時間,到訪西班牙、意大利及英國等地的展覽會及廠房蒐羅潔具資料。然後用了3至5年時間,向地產商推銷,稱浴室潔具可加快樓盤銷售,帶起新潮流。劉旺明白地產商注重「起樓、賣樓、快回籠」,所以開業首3年主攻地產商及洋樓。劉旺與地產商商量,由恒威為洗手間裝修。

 

  結果出乎意料,他們都「嘩」一聲,發現設計及格調完全改變,「根本是另一個級數。」到開業4至5年,地產商發現樓盤賣得特別好,市場開始扭轉,旺角砵蘭街及灣仔駱克道慢慢多了這類型店舖。恒威亦正式上了軌道。

 

  劉旺指出,創業要突出自己,不能人云亦云,「我當時跟地產公司說,別人用甚麼材料,你又跟着用,根本不能突出自己,應該蒐羅新材料。浴室材料只佔建築成本少於1%,但你將這1%買新材料,可以提高幾個百分比利潤。」

 

談發展 樂觀面對現實

 

  現時恒威7成業務集中香港及澳門,內地則佔3成。香港主要是分銷、批發、零售以及供應給地產商,用作建5星級酒店、商廈及餐廳等。現時恒威在廣州番禺有3間廠房。

 

  隨着內地經濟發展,不少廠房出現「員工荒」,不少廠商均慨歎成本增加生意難做。劉旺對此有另一套看法。他表示生活是要不斷改善,薪金提升是自然的,「很多人說,人工低有問題,高又有問題。最重要是無論生長在甚麼環境,也要懂得面對現實。」

 

  他續稱,假如你一個月以200元人民幣聘請國內人,那就不要期望太高。「每一個人都有價值,如果你俾得太低,他根本難以生存,又怎會有心機做事?」現時恒威內地工廠工人薪金平均月薪達4,000元人民幣,做得好更會加人工。

 

  至於很多人認為本港的旅遊業及酒店放緩,特別是澳門酒店市道差。劉旺則認為,只是以前升得太快,現在稍為正常,「不要用差這個字,只是沒以前狂熱。視乎你看到的,是只有半杯水,還是原來有半杯水剩。」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