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2/05/2024

移民英國 | 倫敦打工記:麻煩客人不是香港獨有!英國咖啡店常遇見的三種人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Cally

    Cally

    Cally


    90後傳媒人/咖啡職人,自小熱愛文字,喜歡分享生活大小事。曾於《經濟通》、Businessfocus 出任高級記者及編輯,2023年出走英國,現居倫敦。日記分享英倫生活點滴,從柴米油鹽到國家時政,純屬個人觀點,並非好為人師,參考與否請自行斟酌。

    英倫出走日記

    逢周三刊出

  香港做過飲食業的,一定會遇上幾個麻煩客,明明食個三十幾蚊茶餐,都要求多多,不是嫌麵底煮得太腍,就是嫌煎蛋太細,當正自己食米芝蓮餐廳。在英國做飲食業,當地客人似乎都比香港人有耐性,因為大家都習慣英國餐廳出菜慢又收費貴,如果沒有這個閒情逸致,根本不會到餐廳消費,求其到超市買個三文治便當一餐。當然,如果放假出街食飯,餐廳的氛圍、服務體驗便相當重要,所以倫敦蘇豪區的侍應除了識「落單」,還要使出十八般武藝,只要將客人氹得開心,即使食物味道一般也能輕易被原諒。不過,以上只適用於收服務費的餐廳,如果是外賣咖啡店,客人的耐性便相當有限,尤其是趕返工想開會前買杯咖啡的人,他們的心急程度拍得住香港人,但比香港客人容易應付的是,他們只需要一杯提神的東西,不會在乎喝的是甚麼,這就是英國連鎖咖啡店出名難飲,但也有人排隊的原因。

 

(由作者提供圖片)

 

  除了那些真正需要咖啡因的人,很多英國人已把咖啡當成一種生活習慣,甚至是一種品味,大家會聚在一起討論哪間店的咖啡好喝,哪個店員能記住他愛喝的咖啡種類,甚至叫得出他的名字,對他們來說有一種優越感,正如一班港女在爭論深水埗哪間咖啡店的拉花較特別。有這類客人,就一定有麻煩客,這是必然定律,他們未必了解咖啡,但一定要求多多,這才能彰顯他們的生活品味。

 

特別的咖啡偏好

 

  在英國咖啡店打工接近一年,總會遇上幾個麻煩客,有一類客人每次進來都會高談闊論,與同行朋友大談他對咖啡的認識,例如哪間店用的咖啡豆較優質、溫度的重要性和奶啡的口感等等,而他們每次下單的時候都有一些特別的偏好,例如希望溫度不要太高、1.5 espresso shots並用燕麥奶等等。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有特別要求並沒有問題,但無需喝幾口,便急不及待地在咖啡師面前點評,「這杯咖啡味道很好,但對我來說有點燙。」

 

有禮貌地挑剔

 

  還有一類客人很愛挑剔,但挑剔的是跟食物與咖啡無關的事。這類客人通常是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的中年女人,平日不用工作,又有點經濟能力,她們一進店就會先視察店舖環境和裝飾,然後表達不滿:「窗戶那個裝飾品掉下來的,還有你們的收銀台似乎有點黏黏的。」她們通常表現得很有禮貌,像處處為店家著想,不過說真的,你又不在咖啡店內用餐,窗戶那個裝飾品掉不掉下來,與你何干?

 

關店前一刻走進來

 

  對員工來說最討厭的一類客人,是喜歡在關門前一刻走進來的人,而這類人其實不少,明明這間店開6小時,而他們總愛拖到最後一分鐘才進來買咖啡,然後施施然地坐下,像他們美好的一天才剛要開始。店員通常不會直接趕客,只會說:「我們即將關店並進行清潔,請您不要介意。」識做的客人會聽得懂暗示然後離開,當然也有客人會照坐,然後望住店員收舖。開門做生意,進來的都是客人,即使你在營業時間外進來消費,作為稱職的員工,無論如何也要為你服務,當然你離開後,大家的白眼都會反上後腦,門口大大隻「已關門」的告示牌,你不懂看?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辭任終院法官撰文指本港法治受干預,政府反駁強調不受政治壓力,你是否支持政府回應?►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