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8/09/2013

妳的強積金已經半自由行嗎?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唐德玲

    唐德玲

    古人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作為一位從事理財策劃十多年的職業女性,我想補充一點:「女子愛財,投資有道」。女性對金錢的觀念和觸覺,肯定跟男性不同,這一點從我和我的客戶中便可見一斑。

     

    女子愛財

    隔周更新

  強積金半自由行於去年11月起實施,但截至今年6月30日止的8個月,只有大約7萬多宗「轉會」申請,以全香港大約200多萬僱員計算(不計自僱人士),比率大約為3.5%,遠比業人內士和有關當局的預計為低。

 

  姊妹們,妳有沒有將妳的強積金半自由行呢?如果沒有,原因是甚麼呢?

  也許,我是有點「責任」的,因為去年9月當計劃即將推出前,我曾在專欄介紹過何謂「強積金半自由行」,也提醒過各位姊妹,「轉會」時要考慮的一些因素,因為有權不等於一定要行使,也不一定要馬上行使,最重要是有沒有這個需要。切忌為轉而轉,或者「人轉我轉」。

  另外,我也提到,轉移強積金受託人的其中一種風險是會出現「真空期」,因為由一家強積金受託人,將基金單位沽出,再將資金轉到另一家受託人,然後再完成買貨程序,整段期間大約需時六至八星期。

 

  不過,根據一些調查顯示,強積金半自由行推出後,實際的「轉會」時間大約只需四至六星期。即是說,「真空期」的風險比預期中低。但據我瞭解,最影響「轉會」時間的其中一個原因,不是賣出和買入基金的時間,而是一些技術因素,最普遍就是「簽名不符」。

 

  由於強積金是於2000年12月實施的,很多姊妹在過去十多年都沒有需要就強積金的文件簽名。再者,經過十多年時間,自己的簽名已經「走了樣」,要簽回當日一模一樣的名字,實在有點困難!

 

  有姊妹告訴我,打電話去原來的受託人問,客戶主任都說,不能在電話透露簽名式樣,要她親自前往公司核實,而且要在辦公時間內前往。我相信,除非該僱員真的很「討厭」原來的受託人,否則,她只好等放假才去辦,結果有可能無疾而終。

 

  另一方面,最近有一家獨立的強積金顧問機構,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7月11-23日),以電話抽樣訪問了逾千名參加強積金供款的僱員。

  調查發現,實施強積金半自由行後,受訪者對強積金計劃可以保障他們退休生活的信心不升反跌,今年平均分僅3.3分,較去年同一項調查下跌了0.4分。當中61%受訪者給予4分或以下的不及格分數,更有22%給0分,即表示對制度全無信心,較去年大升7個百分點。
根據調查機構的發言人表示,相信市場氣氛對結果有影響,而不少「轉會」僱員發現,辦理手續較預期複雜,且要再花時間了解投資文件,不但影響僱員轉會意欲,也間接減低僱員對強積金制度的信心。


  此外,調查中當問到何以不將自己部分的強積金供款轉會時,較多受訪者表示,是基於怕麻煩和缺乏相關知識。也有人表示,強積金計劃選擇太多,不知如何取捨。


  部分受訪者又指出,強積金半自由行只能轉移一半強積金供款,令他們不願轉會,也有部分受訪者覺得,自己快將退休,供款金額少或供款時間太短,認為沒有需要轉會。

  至於強積金收費方面,48%表示,沒有留意市面上強積金收費已經下調(由2009年2.2%降至現在1.71%),82%更稱,不知自己參與強積金計劃的收費比率。

  姊妹們,明顯地,以上的調查結果顯示,業界對強積金的公眾教育仍然不足,或者說,很多強積金成員都不關心自己的強積金。


  看過以上的調查結果後,我又翻閱了積金局最新的統計數據,某程度上,有關的數字也揭示了為甚麼市民對強積金制度欠缺信心。詳情如何,下次再續。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