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18-02-23 07:55:45

善用巨額盈餘 填海拓地建未來

 

  土地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建議放寬啟德發展區地積比率,增住宅供應,以緩遏樓價。惟治本須拓地,財政司司長應善用巨額盈餘多方面闢地,包括開發農地、棕地和填海,才能紓地荒。

 

增加土地供應 宜多條腿走路

 

  本港缺地,以致樓價飈升,放寬地積比率,確可增樓宇供應。若基建能配合,不止啟德發展區,連舊區重建也應放寬地積比,讓地產發展商將公眾設施,如空中花園、圖書館和社區中心等,納入重建項目內,以換取地積比率提高,但條件是有關設施須開放予公眾使用,並受當局監管。

 

  提高地積比固然有助增加樓宇供應,但仍難解決斷層,大規模拓地才能起顯著作用。本財政年度盈餘逾千億元,政府應善用巨額盈餘投資未來,尤其開發土地,才能解決地荒和高樓價,且需多條腿走路,中長期增加土地供應。

 

  其一,加快農地轉換用途程序,以便釋出更多農地建屋。發展商手上擁有逾1億平方呎農地,但申請補地價時間冗長,雙方對補地價金額存分歧,以致拖拉多年。測量師學會提出簡化估價程序和補地價機制,可積極考慮,因可縮短程序,加快農地改劃用途,以增住宅供應。

 

  其二,積極商討開發棕地。新界有1,300公頃棕地,大部分棕地均有貨櫃停車場和回收場,要開發牽涉遷拆和賠償問題。港府有巨額盈餘下,在洽談賠償時有更大迴旋空間,前提是不能有利益輸送之嫌。

 

周邊大舉填海 港宜急起直追

 

  其三,巨額盈餘更應用來大規模填海。填海需時長,成本高昂,但實在是最有效益的方法,因所得土地較平整、面積大、不涉遷拆賠償,而且易於規劃。

 

  香港過往也是靠填海造地,解決商住用地需要,才得以令經濟起飛。在回歸前,本港有5.5%土地是填海得來,但回歸後填海受制,只增加1%土地。反觀周邊地區如澳門、深圳和新加坡卻大規模填海。新加坡1965年立國時,面積只及本港65%,但迄今有22%國土是填海得來,未來12年還會再多填8%土地。澳門面積在過去30多年增逾1倍,經濟能蓬勃猛進,填海以容納更多博彩娛樂發展,是關鍵之一。

 

  解決地荒刻不容緩,須多管齊下,而填海造地是最有效方法,但在在需財,預算案若能撥經費作準備,是應有之義。

 

【與拍賣官看藝術】常玉作品屢創天價,背後其實藏著跌宕起伏的人生► 即睇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嚴正聲明】《經濟通》呼籲公眾提高警覺留意偽冒《經濟通》投資群組

如何分辨問米是否真實?通靈問事用什麼工具都可以?靈靈法即場示範通靈!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說說心理話

Watche Trend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夏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