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市新聞

24/04/2024 17:17

《樓市點評-汪敦敬》造地公私營七三分配難收支平衡

  《樓市點評》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日前表示,政府在平衡公營房屋和私樓供應量時十分小心,
確保不影響私人市場。最近有人批評公營房屋供應量過剩的問題,這個情況的確容易令人思考私
營及公營房屋新供應目標比例定為七三比是否仍合適?之前的決定必有其當時的處境及正確性,
但到了今天的現狀有沒有修改的需要呢?
 
  從成本角度來說,七三比可能是等於用三成的私樓賣地得益去支持七成的公營房屋,那麼是
否隱含了變相的高地價因素?第二個可能性就是,如果三成的地價賣得並不高,於是公營資助房
屋要用更低廉的建築成本去興建。
 
  筆者認為以上兩個情況都不理想,公私營房屋七三比例是開始有壓力了,會成為下一個成本
上矛盾的方案,更重要是我認為要達到房屋政策的目標,以單純的土地規劃並不足以解決現時問
題,因為政府要做供應管理之餘,還要做需求管理及成本管理。
 
  筆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考慮周全。首先,私樓的供應不可以太少,不一定要用新供應去滿
足需求,最近放寬樓市辣招就等同放寬了二手住宅供應,向市場提供了更多供應。如果二手供應
是足夠的話,公私營房屋都可以用二手市場去滿足大部分的需要。
 
  其次,筆者當然同意減少公屋系統下超越資格的富戶,從而令到公屋可以有更大的使用率,
而申請居屋人士當中真正需要的人更容易上車,再加上活化換樓巿場,改善放盤和上車盤的二手
成交。一、二手同時增加供應的好處就是市場較平衡發展,這才是房屋政策的重要配合。
 
  近期綠置居啟鑽苑有愈百宗撻訂,其中逾半數是開放式及納米單位,有議員估計錄多宗撻訂
與納米樓絕跡有關,市民情願浪費數萬元撻訂改為抽新落成的居屋。另外,我們亦會見到,新居
屋山麗苑因為位置「吊腳」,有近2500餘伙「賣剩蔗」,中籤者揀樓前「縮沙」。此外,由
2021╱22年度有1469人在無參加「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的情況下,卻獲編配「長者住
屋」,但其中有97%人因此拒絕編配,部分單位更空置逾10年。以上種種例子可以看出,僅
靠規劃難以匹配市場需求。
 
  其實在撤辣前的香港樓市,發展商已難以買入地皮去建屋。香港社會要面對的是,因為市道
不濟而發展商停止買地再引起的市場衝擊,即是說,地產不只是發展商和擁有資產人士的福祉,
而是全港所有人的福祉。地產不濟,我們失去了賣地收入,政府靠甚麼去營運?一個市場總要面
對收支平衡的成本法則。《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健康網購 |【5月限定優惠】送價值$288維柏健 30天逆轉肌齡(膠原蛋白+生物素)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etnet榮獲第六屆國際信息商會議「最佳信息商」白金獎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es & Wonder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關注四高危機!

春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素食譜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