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1 08:01:24

巴士加價塵埃定 社責分擔須釐清

 

  5家專營巴士商去年先後申請大幅加價,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昨日通過,介乎3.9%至7%的平均增幅,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昨耗費不少時間解釋,如何達至「比較溫和」的最終決定,明顯希望回應爭議。隨着疫下特別燃料補貼告終,全城亦要陸續引入更多新能源車減排,政府今後仍須盡早釐清,既有車費調整機制,怎確保巴士公司合理分擔社會責任。
 
疫後營運改善 鬆綁再拓財源
 
  立法會3月知悉申請細節後,「獅子開大口」、「瘋狂」等批評不絕,匯達交通旗下新巴城巴有違慣例要求劃一加價兩元,機場路綫欲加5成,尤其成了眾矢之的。
 
  政府繼當時罕有發文申明會審慎考慮和審批,新公報再詳盡列出所考慮的一籃子共6個基本因素。運輸局局長林世雄更透露,最終加幅主要考量3大方面,即社會復常後的最新乘客量和財務估量、洪水橋等新發展區的額外服務,以及利用專營巴士豁免隧道費基金作緩減;又再三強調多數專營權的加幅為4%至5%,可謂嚴陣以待。
 
  面對鐵路網愈趨完善,疊加疫情連番衝擊,過去3年巴士客量驟降,即使計及各式防疫抗疫基金補助,基本上僅九巴能賺錢。全城百物騰貴,沒有乘客樂見車費上漲,但司機同樣要合理增薪,才毋須為生計不斷加班,影響駕駛安全。
 
  林世雄提到,未來會與各巴士商討提升非票價收入,包括在巴士站頭加裝集運箱,或容許公眾使用車廠叉電設施。當局倘能如議員所建議,為泊車轉乘站增設小商店或餐廳等拆牆鬆綁,相信亦有助公司開源,減少削班、脫班等狀況。
 
  上屆政府曾提出,設立恒常機制,定期調整票價,以免現時幾年大加一次,影響公眾觀感。事實上,當局一直有調整幅度方程式,涵蓋了物價、工資指數,以及生產力變化,與港鐵機制相若,但今次連實際數字亦未再列明,未來實可考慮更看重客觀運算結果,以減爭拗。
 
環保轉型成本 官商民待攤分
 
  有別兩大電力公司,專營巴士商沒有穩定的保證利潤,只有當回報率高於9.7%,才須與乘客均分超出回報。不過,社會普遍期待,公用服務商都背負更大的社會責任,是以環境及生態局始想透過中期檢討,要求兩電分擔部分能源危機下的燃料成本。運輸局也要研判,專營巴士公司或其他運輸商今後是否也應利用更多營運資源,以履行相類責任。
 
  節能減排是環球大勢所趨,港府一方面正致力培育新能源科技產業成為新增長動力,另一方面亦開始更積極試行氫能和電能巴士,以應對迫在眉睫的氣候暖化。
 
  環境局無疑已設有「新能源運輸基金」,資助氫巴等試驗項目及蒐集分析數據,但截至去年第三季,全城僅68輛或0.5%巴士由新能源驅動,匯達曾估計,單是新巴城巴便可能要多達300億元投資,才能達成官方2050年零排放的願景。交通運輸業界天價的轉型成本,在公帑資助、商界自付與車費上揚之間,究竟如何分配,該有甚麼採購規例,也要及早釐清。
 
  巴士加價幅度如今可謂麈埃落定,但拓展財源、車費調整機制、車隊升級等更多檢討,顯然仍要快馬加鞭。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經濟日報社評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