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6 07:45:43

外貿積弱結構變 財赤缺口成隱憂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表示,首三季經濟實際復甦遜預期,故全年增長預測範圍,會低於年初估算。環球經濟失速下,本港出口跌跌不休,但鄰近地區最新外貿已從谷底回升,港府更須審視眼前結構性挑戰,並正視稅務、地價收入減少,赤字勢再破千億的隱憂。

 

出口更遜近鄰 吞吐量連年跌

 

  財政預算案年初估計,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可擴張3.5%至5.5%,陳茂波8月將範圍收窄到4%至5%,但周五揭盅的最新估算下限,應低於3.5%。這意味著本港與2018年的實質GDP相比,依然只能原地踏步,遠遜料升11%的新加坡,更遑論中國內地的27%。

 

  港府近月一直指旅遊業和私人消費會是主要增長動力,但不少經濟師均提醒,外貿疲軟是第三季GDP初值按年僅升4.1%、遠遜預期1.1個百分點的重要癥結。

 

  過去一年多,昔日「亞洲四小龍」的出口悉數大跌,惟台灣率先於9月回升,南韓10月數據亦步亦趨。香港到9月仍收縮5.3%,連跌了17個月,再創新紀錄,已可謂冰封三尺。

 

  港府曾提及的多變地緣政治局勢,固然有可能特別拖累本港出口,但簡單歸咎難以改變的外圍因素,最怕掩蓋了產業長期空心化,沒法如近鄰靠科技、汽車出口翻身,未能充分利用進博會開拓內銷市場的事實。

 

  而且,有別環球其他主要港口,從2011年起,葵青貨櫃碼頭吞吐量已反覆下挫了逾3成。在本港傳統主打的歐美長途貨運,今天難言勝過深圳或廣州;對於本港銳意開拓的新市場,廣西、以至內陸的昆明早對東盟經驗深厚,運輸網絡亦日益四通八達,港府剛公布的《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未能點明相對優勢,也沒甚麼實質新措施,諸如開拓中東新路線。

 

  近幾屆特區政府均強調,海運服務要朝高增值發展,但至今未能交代整體用地估算,較基本工序如加工、包裝再轉口,均要便宜穩定的土地,未來幾年於葵青碼頭周邊所釋出的19公頃,已被指是杯水車薪。

 

疫情退開支減 經濟差收入跌

 

  本地私人消費近月持續外流,按年升幅逐季收縮,不僅限制了全城經濟動能,更令已調低各式印花稅率的政府,庫房儲備有進一步縮水之虞。擺脫新冠後,港府可大幅節省防疫開支,只是如今又到收入不似預期,將連續三年錄得天文赤字。

 

  事實上,陳茂波上月底才透露,本財年赤字或由原初估算的544億元,增至逾1,000億元,詎料東涌未幾即有年內第二塊官地流標。高企息口掉頭向下的時間難以逆料,發展商普遍積極減輕負債,結果財年縱已過半,當局的賣地和補地價收入,依然不夠全年850億元目標的兩成。

 

  特首李家超早前申明無意拓闊稅基後,各方競相出謀獻策改善政府收入,有地產學者提倡檢討投地透明度,以助業界入標。倘若當局認為只要持續提升全城經濟競爭力,連年入不敷支的問題終能迎刃而解,那麼如何加快本地高端製造業成長,為貿易及物流這個傳統支柱產業去除沉疴,注入新動力、開拓新方向,自是官方必須及早解答的課題。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經濟日報社評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