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梁崇讓,工商管理學士學位,現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總幹事,從事證券及期貨工作近45年,擔任金融公司責任董事及負責人員逾40年,同時擁有外匯業和金銀業的業務經驗,曾任香港期貨交易所市場委員會委員,現持有香港證監會牌照。

梁對金融、證券及期貨業的監管、運作、風險管理有一定的經驗和見解。自2004年開始,分別為《東方日報》、《經濟通》、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會刊,撰寫文章超過1,000篇,內容涉及金融政策和經濟問題,對中港政策和制度以及市場的變化有個人獨特見解。

曾任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副理事長、副會長、工聯會業餘進修中心導師、自在人生自學計劃、證券及期貨持續培訓課程導師,也經常舉辦講座和投資課程,為從業員進行持續培訓課程。

28/03/2019 10:30

《行內行外-梁崇讓》證監震虎威,中介法團如履薄冰

  近年香港證監會執法嚴厲,近期最矚目的可算是重罰四大保薦人投行共8億元,並先後凍結十家證券公司部分的資產,這次罰款額之重、凍結證券客戶資產所涉及證券公司之多,都是打破歷年紀錄。對四大投行已結案懲處,有消息指證監會凍結十家證券公司部分客戶的資產,主要是因懷疑該等帳戶與去年至今年年初期間,與早前被勒令停牌的鼎益豐(00612)涉嫌市場操控活動有關。

*非調查對象也會冒受損失*

  在事件中,證監會強調所涉及的證券公司並非今次進行調查的對象,而他們也就有關調查作出配合,這行動並不影響該等證券公司的正常運作;雖然香港證監會發表了上述的聲明,但筆者上周文章已說明中介機構或中介人在行動的過程中,必定會遭受金錢上的損失,在調查過程中,也必涉及有關中介機構或中介人的認識你的客戶(KYC)程序、客戶資金往來以及客戶下單方法、記錄和過程等等具體環節,在這些環節上,證券公司隨時有可能偶一疏忽,未能全部符合證監會的要求而中招,這可能是無可避免的。
 
  在今次四大投行被罰事件中,俗稱6仔牌的負責人員被停牌,公司被罰款懲戒是常見的,但這次證監會罕有地吊銷機構《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的牌照,可見這次除了投資者損失龐大外,這也是證監會對持牌法團和中介人作出了一次最嚴厲的警告。這十幾年來,香港金融證券及期貨服務業,因行業營運生態的變化,令香港本土公司和從業員艱困營生,但中介持牌法團的負責人員,卻因內地資金大量湧入而變得「吃香」有價有市,尤其是保薦人俗稱6號大牌的負責人員更是天之驕子,職場供不應求,有些負責人員更寧願與出資人合組公司,也不願受僱為打工皇帝。隨著渴市的崗位便算是有資產管理經驗俗稱9號大牌的負責人員了,至於1號牌照的負責人員,較有經驗的也很受大行歡迎。
 
*證監對負責人員規管甚嚴*
 
  日前有報道指:持牌法團因負責人員離職,而需暫停其證券公司及資產管理公司業務,這確實是少見的情況。其實現時香港證監會規定每間持牌法團,至少有兩名負責人員,而大部分大型機構為策安全和避免公司的日常營運不受影響,大多聘請兩名以上的持牌負責人員,只是在公司中負責的工作不同。但證監條例規定,其中必定要有一人擔任執行董事之職,而現時香港證監會的八個核心職能主管制度,是對每位負責人員的職能有所規限,至於申請成為負責人員,香港證監會除了對資格有所規定外,還要求申請人最近6年內,要求有3年時間從事相關行業的經驗,及最少有兩年的管理經驗,申請時證監會還要確實其為適當人選,在某些情況下,證監會也可能會對申請人作出某些限制條件。

  至於早前有報道指負責人員也出現掛牌「人頭」的情況,筆者已曾在「行內行外」文中闡述不贅了。近期有傳媒指出,有負責人員申請者填寫申請表格時鋌而走險,蓄意虛報相關管理經驗,意圖矇混過關而達至成功申請,相信這種事情只是傳聞而已,筆者難於證實也不願置評。不過,筆者認為這種做法實是知法犯法,後果嚴重實屬不智,只好慨嘆一句:「世界搵食艱難啊!」。
 
*華爾街巨企擬另組交易所*
 
  後記:外電傳出因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不願減低收費,令上市公司的運作成本無法減低,多間華爾街金融巨企正計劃合組另一股票交易所-members exchange(MEMX),估計此交易所將可在2020年後開始營運。在香港,港交所是擁有特權的,相信就算上市公司擬仿效做法也難以成事,中介人和投資者只好無奈地接受,繼續「享用」港交所的高昂收費,這與市場參與者和從業員只能收取微薄或甚至「零佣金」的費用真有天淵之別了!至於香港證監會利用前置式監管加強了對上市公司的監管,有手執審批權的香港交易所(00388),在去年成功修例允許「同股不同權」和無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在審批其他企業方面當然要克盡己責,以免被人詬病。
 
  日前港交所宣布去年合共拒絕24宗上市申請,與前年只有3宗比較,顯著增加7倍,並稱被拒的申請並沒有針對特定行業,審查的焦點在於申請人的商業理據、預期增長及集資需要等問題;港交所指出拒絕原因是由於逾半並無集資需要,而某些公司因估值無根據或因控股股東不適當所致;其他原因還有包括財務表現倒退、業務是否可持續及不符合最低純利規定等等,昨日已有報道指全球最大虛擬貨幣掘礦機公司比特大陸在港申請上市失效,而同業嘉楠耘智則早於去年被拒,並傳出已轉到美國上市,三間商業模式類似的公司現只剩下億邦國際仍在申請中,估計也是凶多吉少。有消息指上市申請被拒數目急增,其中主因是有關當局近期打壓「造殼」公司有關,因此上市申請較以往更嚴格,雖然被拒公司急增,但資料顯示,去年在香港上市的數目和集資額都冠絕全球,可見「同股不同權」和無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成功上市之貢獻威力多大啊!
《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副會長 梁崇讓》
* 工會網址:http://www﹒hksfe﹒org

【你點睇】美眾院通過法案,香港駐美經貿辦恐遭關閉,你是否支持中方對此作出強烈反制?► 立即投票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嚴正聲明】《經濟通》呼籲公眾提高警覺留意偽冒《經濟通》投資群組

如何分辨問米是否真實?通靈問事用什麼工具都可以?靈靈法即場示範通靈!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說說心理話

Watche Trend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夏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