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
莊志豪
莊志豪
致富證券研究部經理
電郵:eric_chong@chiefgroup.com.hk

23/03/2023 09:18

恒指料隨外圍反覆,弱勢未解除

大市分析大市分析

預 測  :--
支 持 位:--            阻 力 位:--

理 由 :
美國聯儲局公布議息結果,決策官員一致同意加息0.25厘,結果符合市場預期。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後聲明指,銀行業健康且有韌性。而主席鮑威爾則表示,局方曾考慮暫停加息,但加息行動最終得到FOMC成員一致支持,而官員們認為,今年內不會減息。議息結果一度帶動美股上揚,惟其後美國財長耶倫向國會委員會表示,暫無意擴大聯邦存款保險制度的覆蓋範圍和保險額度,拖累美股轉頭急跌,美國三大主要指數昨晚均錄得約1.6%的跌幅,當中道指轉跌530點,報32030點。至於反映中概股表現的金龍中國指數均跌約1.7%。
  受耶倫的言論拖累,昨晚銀行股再度受壓,風暴中心之一的FirstRepublicBank(FRC)昨晚再現沽壓,股價收挫15.5%。大型銀行股亦未能幸免,摩根大通(JPM)、花旗(C)、美銀(BAC)等均錄得約2%至3%的跌幅。料今日本港上市的國際金融股亦有機會受影響。體育用品股Nike(NKE)績後急挫近半成,成為最大跌幅的道指成分股,或影響今日本港上市的體育用品股表現。
  中概股方面,生物科技板塊昨晚表現較為疲弱,再鼎醫藥(ZLAB/9688)及百濟神洲(BGNE/6160)分別跌5.7%及4.5%。而貝殼(BEKE/2423)亦跌得逾4%的跌幅。教育股則向好,新東方(EDU/9901)及好未來(TAL)昨晚均錄得升幅。
  港股昨日隨外圍向上,高開後越升越多,曾升逾500點,其後升幅略為回順,恒指收市升332點,收報19591點。道指昨晚急挫逾500點,對銀行業的憂慮又再度升溫,料拖累今日港股表現,國際金融股表現或較弱,先看能否守住10天移動平均線,若環球金融市場投資氣氛未見改善,後市仍有機會再次失守19000點關口。
 
騰訊去年收入增長乏力還望今年遊戲給力
 
  騰訊(700)今年經受經濟下行,及多輪政策打擊,收入增長乏力,還幸集團降本增效措施起到作用,第四季盈利增長不俗。今年主要關注本土市場遊戲收入能否恢復增長,以及廣告業務能否延續增長勢頭。
  集團截至去年底止第四季業績,收入為1449.54億元人民幣,按年只微升0.5%。但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第四季純利按年升19.4%至297.11億元,全靠集團精簡業務及降本增效措施起效所致。
  期內增值服務業務收入按年跌2%至704.17億元人民幣,當中本土市場遊戲令人失望,收入下跌6%;而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增長亦大幅放緩至只有5%。
  反而期內廣告業務成為亮點,收入按年升15%至246.6億元人民幣。得益於視頻號及小程序廣告的強勁需求以及移動廣告聯盟復甦,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17%。連一向表現不佳的媒體廣告,收入亦按年升4%。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為472.44億元人民幣,按年跌1.5%,主要由於疫情爆發短暫抑制了支付活動,金融科技服務收入按年增速較上季放緩。
  雖然整體收入只微升0.5%,但收入成本按年下跌4%,毛利率得以按年上升3%,反映了渠道及分銷成本以及雲項目部署成本收緊。
  另外,集團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按年大幅下降47%,反映集團對組織內部的營銷活動支出愈加嚴格的把控。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亦由2021年第四季的8%下降至去年同期的4%。
 
青啤去年淨利潤增加18%,派特別紅利
 
  青島啤酒(168)公布去年業績,收入321.7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6.65%;歸屬股東的淨利潤為37.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7.6%。
  期內,產品銷量807.2萬千升,按年增長1.8%,其中,青島啤酒主品牌產品銷量444萬千升,按年增長2.6%;中高端以上產品銷量293萬千升,按年增長4.99%。公司整體毛利率大致平穩。
  股息為每股1.30元人民幣,另外,為慶祝青島啤酒品牌創立120周年及青啤公司上市30周年,公司派發特別紅利每股人民幣0.50元,2022年股息合共1.80元人民幣,較2021年每股1.10元人民幣大幅增長。
 
中電信全年派息率提高至65%
 
  中國電信(728)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業績,營業額4814.48億元人民幣,按年升9.5%。純利275.93億元人民幣,按年升6.3%;每股盈利0.3元人民幣。派末期息7.6分人民幣,計及中期息12分人民幣,全年股息為每股19.6分人民幣,全年派發股息總額為年度純利的65%。
  去年服務收入為4349.28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8%。當中,移動通信服務收入增長3.7%,5G套餐用戶滲透率達到68.5%。移動用戶ARPU增長0.4%至45.2元人民幣。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收入增長4.4%,寬帶綜合ARPU增長0.9%至46.3元人民幣。產業數字化服務收入則增長19.7%,其他服務收入增長22.7%。
 
中國恒大集團擬公布債務重組方案
 
  中國恒大(03333)發布公告,恒大與債權人特別小組就重組的核心條款達成具約束力的協議,預計3月31日前安排簽訂協議。若落實,重組生效日預計為10月1日,最後期限12月15日。
  恒大按不同債權人有不同方案,其中包括債權人可按其可獲償金額以1:1的轉換比率,獲得將由恒大發行的新票據,新票據期限約10至12年。另外,債權人亦可選擇將其可獲償金額轉換為恒大物業、恒大新能源汽車或恒大上市股票掛勾的股權掛勾票據構成的組合。
  集團仍然未脫離被清盤的危機,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的有息債務在合併基礎上總額約為5584億元人民幣,或有債務約人民幣1953億元,其中,借款的擔保餘額約1020億元人民幣,未觸發的股權回購義務約人民幣933億元。許多境內債權人也對集團採取了法律行動。截至公告日,標的金額1億以上未決訴訟案件數量超過789件,其標的金額總額達到約人民幣3313億元。《致富證券研究部經理 莊志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22/03/2023 09:31

恒指料隨外圍上揚,或收復10天線

大市分析大市分析

預 測  :--
支 持 位:--            阻 力 位:--

理 由 :
據媒體報導稱,美國官員正研究暫時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保險範圍擴大至所有存款,以防範潛在的金融危機。而財長耶倫亦表示,有需要時將採取進一步措施保護銀行存戶。消息紓緩市場的擔憂,加上銀行股上揚,帶動美股向上。美國三大主要指數昨晚均錄得升幅,當中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升幅最大,收市升約1.6%。而反映中概股表現的金龍中國指數則升2.4%。
  First Republic Bank(FRC)據報再獲大行注資,昨晚一度反彈近六成,收市仍升近三成。大型銀行股亦見向好,摩根大通(JPM)、花旗(C)、美銀(BAC)及高盛(GS)等均升逾2%。重磅科技股方面,Alphabet(GOOGL)收市升3.7%,亞馬遜(AMZN)亦升3%。電動車方面,特斯拉(TSLA)獲上調信用評級,股價急升近8%,Rivian(RIVN)及Lucid(LCID)亦分別升4.5%及6.4%。而中資電動車股昨晚在美市時段表現亦佳,蔚來(NIO/9866)及小鵬汽車(XPEV/9868)分別升5.9%及8.3%,料今日電動車板塊可望有強勢表現。
  中概股方面,旅遊相關股份昨晚表現不俗,攜程(TCOM/9961)及華住酒店(HTHT/1179)分別升4.6%及2.3%,今日旅遊相關股或可期待。教育股亦見回升,新東方(EDU/9901)及好未來(TAL)均升逾4%,或可支持今日教育股表現。
  港股上日隨外圍高開,早段升勢乏力,午後上升動力轉強,恒指收報19258點,升258點。美股連續第二日上揚,市場對銀行業的憂慮亦暫見紓緩,料恒指今日可隨外圍繼續上揚,或可收復10天移動平均線。留意今日騰訊(700)、石藥(1093)及東方海外(316)等企業將公布業績,而本港時間周四凌晨,聯儲局將公布議息結果,根據利率期貨數據顯示,現時市場預期加息0.25厘的機率近九成。
 
恒地去年少賺三成末期息1.3元
 
  恒基地產(12)公布,2022年股東應佔盈利92.39億元,按年跌30%,每股盈利1.91元,派末期息1.3元。
  2022年集團收入255.51億元,按年升9%。
  2022年集團基礎盈利減少部分原因為美麗華酒店(71)於2021年4月14日成為集團附屬公司,集團於2021年以公允價值合併美麗華的資產及負債,產生應佔收益18.89億元,而於2022年卻沒有此收益。
  集團計劃於今年內推售10個發展項目,在香港預計有約6900個自佔住宅單位或289萬平方呎自佔住宅樓面面積,於今年可供銷售;另外,集團有可售辦公及工業樓面面積約18萬平方呎。
  截至2022年底,集團在香港及內地未入帳之自佔物業合約銷售金額合共236.23億元,當中約157.4億元預計可隨物業落成並交付買家而於今年入帳。
  土地資源方面,集團位於粉嶺北新發展區持有3幅符合原址換地條件之土地,有待落實有關換地條款,其受惠於政府增加發展區內地積比例,預計可建自佔樓面面積將可擴展至合共約430萬平方呎。集團另有新界土地儲備約4500萬平方呎。至於購入八成以至全部權益之市區舊樓重建項目則有24個,自佔樓面面積合共約330萬平方呎。
 
吉利汽車去年多賺8.5%新能源車佔增至17%
 
  吉利汽車(175)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業額1479.65億元人民幣,按年升45.6%;股東應佔溢利52.61億元人民幣,按年升8.5%;派末期息21港仙,與2021年相同。
  集團於去年銷量達143.3萬部,按年增長7.9%,出口批發量達19.82萬部,按年增長約72%,新能源車佔比由6.2%增加至22.9%。期內,平均出廠銷售價格按年升30%,而毛利率則下滑3個百分點至14.1%。
  集團將2023年的銷量目標定為165萬部,按年增加約15%;其中新能源車銷量料有一倍增長。
 
一拖去年多賺55%料有利股價
 
  第一拖拉機股份(38)公布,2022年度業績快報,實現營業收入125.6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34.6%;歸屬股東淨利潤6.8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5.4%,每股收益60.61分人民幣,按年增加53.8%。
  公司指,業績增長主要原因為公司主導產品銷量按年上升,營業總收入大幅增長,規模效應帶動利潤增幅高於收入增幅。同時,公司緊盯精細化管理,圍繞研發、採購、生產及銷售等環節,開展全過程和全要素的成本費用管控,期間費用率大幅下降。
 
固生堂折讓8%配股料不利短期股價
 
  固生堂(2273)公布,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1040萬股股份,佔擴大後股本約4.32%;每股配售價52.67元,較前收市價57.25元折讓8%,集資5.48億元。
  公司擬將所得款項淨額約5.4億元中,約60%用於擴建線下醫療機構,約20%用於升級及深化線上醫療平台的整合,加強集團線下及線上業務的聯繫及互動;約10%用於豐富公司的產品組合;及約10%用於規範醫療解決方案及改善公司的訊息技術系統。《致富證券研究部經理 莊志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21/03/2023 09:22

恒指料隨外圍反彈,惟市底仍較疲弱

大市分析大市分析

預 測  :--
支 持 位:--            阻 力 位:--

理 由 :
美國聯儲局與歐洲央行等五家央行宣布採取協調行動,透過美元互換安排提高流動性,以緩解全球金融體系壓力。加上瑞士央行支持瑞銀收購瑞信,市場對銀行業的憂慮暫得以紓緩,而且市場觀望聯儲局的議息結果,市場憧憬近期的金融事件或會為局方的行動帶來變化,支持美股上揚。美國三大主要指數昨晚均錄得升幅,當中道指升幅最為顯著,收市升逾1%,納指升幅較遜,僅升約0.4%。至於反映中概股表現的金龍中國指數則回落逾1%。
  處於風暴中心的瑞信,獲瑞銀以大折讓收購,昨晚股價急挫逾五成半,以美國地區性銀行FirstRepublicBank(FRC)亦大挫近五成。惟其他銀行股則普遍向好,當中高盛(GS)及摩根大通(JPM)分別升2.0%及1.1%。亞馬遜(AMZN)計畫再裁員9000人,包括AWS、人力資源以及廣告等部門,公司股價昨晚挫1.3%。微軟(MSFT)昨晚跌2.6%,為跌幅最大道指成分股。期金價格昨晚一度升穿每盎司2000美元的大關,金礦類ETF亦見上揚,今日本港上市的金礦類股份可繼續留意。
  中概股方面,昨晚中資電動車股在美市時段有不俗的表現,當中蔚來(NIO/9866)升近6%,小鵬汽車(XPEV/9868)亦升3.5%。料今日中資電動車股可稍為期待。另外,嗶哩嗶哩(BILI/9626)昨晚亦錄得逾6%的升幅,亦可留意今日的股價表現。
  美國聯儲局將於今晚起一連兩日召開議息會議,並於本港時間周四凌晨公布結果,根據利率期貨數據顯示,現時預期局方加息0.25厘的機率逾七成,亦有近三成的機率為不加息。料局方的決定,以及主席鮑威爾會後的言論,將左右大市走向。
  港股上日低開後越走越低,更一度失守19000點關口,收市險守該水平。預期今日恒指可望隨外圍回升,惟環球金融市場氣氛仍偏悲觀,對經濟前景的看法亦較負面,港股後市仍有機會跌穿19000點水平。
 
舜宇光學去年少賺52%
 
  舜宇光學(2382)公布2022年業績,收入為331.97億元人民幣,按年跌11.5%。公司股東應佔溢利24.08億元人民幣,按年下降51.7%。末期股息為每股0.50港元。
  集團去年收入下降主要因為智能手機市場需求疲軟,以及智能手機攝像頭呈現降規降配趨勢,導致集團手機鏡頭及手機攝像模組的收入皆下降;毛利率亦有較大的下降,去年集團毛利率為19.9%,較2021年低3.4個百分點。研發開支卻繼續增加。集團2022年的研發開支較2021年增加約6.1%。管理層解釋主要由於集團持續對業務進行升級,並且加大了對汽車及VR/AR等新興領域產品的研發開支。行政開支也繼續上升,2022年的行政開支按年增加22.6%,佔集團收入約2.8%,相對2021年佔比約2.0%。
  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的負債比率約14.4%,財務狀況仍然穩健。但集團的盈利能力卻出現隱憂。
 
藥明康德全年多賺73%
 
  藥明康德(2359)公布2022年業績,收入393.5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71.8%;股東應佔溢利88.1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72.9%,每股盈利3.01元人民幣。每10股派息8.9266元人民幣。
  年內,毛利145.07億元人民幣,按年升75.5%;毛利率由36.1%微升至36.9%。
 
周大福首兩月港澳同店銷售升七成
 
  周大福(1929)公布,今年首兩個月,內地零售值按年增長2.0%,香港、澳門及其他市場升45.3%。
  今年首兩個月,內地同店銷售按年跌11.8%,香港及澳門同店銷售則按年增長70.2%。
 
貿易通全年派息維持9.25仙料有助股價向好
 
  貿易通(536)公布2022年業績,收益2.59億元,按年下降5.5%;股東應佔溢利5233萬元,按年倒退28.9%,每股盈利6.6仙,下跌29.0%。集團去年純利大幅下挫主要因為集團金融工具投資在2022年下半年悉數出售前錄得公允價值虧損總額3250萬元。此公允價值虧損乃由於央行加息及全球通脹壓力導致投資市場波動所致。
  集團派末期息4.67仙,另派特別息2.75仙,連同中期息,全年派9.25仙,與2021年相同。《致富證券研究部經理 莊志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20/03/2023 09:36

恒指或於現水平爭持

大市分析大市分析

預 測  :--
支 持 位:--            阻 力 位:--

理 由 :
媒體報導指,瑞銀集團同意以30億瑞士法郎股份代價收購瑞信,並同意承擔最多50億瑞士法郎的債務,而瑞士央行將向瑞銀及瑞信提供合共1000億瑞士法郎的流動資金,冀能化解是次銀行危機。
  上周五,剛獲同業出手注資的First Republic Bank(FRC)再度急瀉,收市跌逾三成,拖累銀行板塊普遍走低,摩通(JPM)、花旗(C)、美銀(BAC)、高盛(GS)等跌幅介乎3%至4%。美股亦受累下挫,道指最多曾跌逾500點,收市跌幅略為收窄,道指及標指收市均跌逾1%,納指跌幅較少。至於反映中概股表現的金龍中國指數則輕微下滑0.3%。
  重磅科技股中,微軟(MSFT)及Alphabet(GOOGL)均逆市升逾1%,Meta Platforms(META)則跌近5%。而銀行業引發的憂慮,導致避險資金流入金市,期金價格升至近每盎司2,000美元水平,金礦類ETF亦因而受惠,錄得顯著升幅,可留意今日本港上市的金礦類股份的股價表現。中概股方面,百度(BIDU/9888)、小鵬汽車(XPEV/9868)及貝殼(BEKE/2423)上周五在美市時段均有不俗的表現,反之,教育股好未來(TAL)及新東方(EDU/9901)則表現遜色。
  另外,本周美國聯儲局將進行議息,料將是市場焦點所在,在近期美國銀行業危機影響下,加息預期因而急劇變化,現時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加息0.25厘的機率逾七成,另有近三成押注局方是次會議將不加息。同時,亦要關注主席鮑威爾會後會否就經濟前景以及利率走向發表言論。
  港股上周五隨外圍回升,重上100天移動平均線之上。恒指收市升314點,收報19518點。美股上周五下挫,本應拖累港股今日開市表現,但瑞銀收購瑞信的消息,市場反應正面,道指期貨在亞洲開市時段錄得約200點升幅,在好淡因素相互抵消下,恒指或於現水平爭持。
 
中華煤氣去年多賺4.6%維持派末期息23仙
 
  香港中華煤氣(3)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業額609.53億元,按年升13.8%。純利52.48億元,按年升4.6%;每股盈利28.1仙。派末期息23仙,連同中期息每股派12仙,全年共派息每股35仙,與2021年相同。
  期內,本港煤氣銷售量約為273.98億兆焦耳,按年跌1%;而本港爐具銷售量則按年升約4%。截至去年底,客戶數目為199.5萬戶,按年升約2%。
  集團內地業務平穩發展,截至2022年底,連同集團的附屬公司港華智慧能源(1083)的項目,集團已於28個省級地區取得合共624個項目,而截至2021年底共為514個。
 
中手游料去年或轉蝕達2.25億人幣
 
  中手游(302)發盈警,預期2022年淨虧損介乎約2.10億至2.25億元人民幣,相對2021年淨溢利5.94億元人民幣。
  集團預期盈轉虧,主要是去年收益按年減少約30%至35%,因集團按計劃於去年上線的多款遊戲遲於預期取得版號及一些已進入其生命周期晚期的遊戲所產生的收益減少;去年非經營性其他收入及收益按年減少約60%至80%,主要由於2021年錄得出售一些聯營公司的投資,產生了相對可觀的收益。
  另外,去年非經營性金融及合約資產減值按年增加約1.3倍至18倍,主要由於就有條件購股支付的預付款項減值,於2021年重新分類至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非經營性其他開支按年增加約4.9倍至5.5倍,主要由於集團一些中國境內被投資企業於2022年數字出版表現未達預期,令經營業績下滑。因此,集團對上述被投資企業計提相應投資減值準備,及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預期將錄得重大公平值虧損。
  集團表示,雖然去年錄得淨虧損,但集團的經營分部去年持續產生盈利,而淨虧損主要歸因於上述原因。
  展望今年,集團認為,通過持續資源整合及優化以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加上集團已獲得及將獲得用於新遊戲發行的版號,集團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業績將有所改善。
 
兌吧預計去年收入增加惟虧損擴大
 
  兌吧(1753)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錄得收入約16億元人民幣,對比2021年的13億元人民幣有所增加。經調整虧損介乎約2,600萬元人民幣至4,600萬元人民幣,2021年經調整年度利潤約1,200萬元人民幣。歸屬於母公司虧損介乎約4,000萬元人民幣至6,000萬元人民幣,相比2021年的歸屬於母公司虧損約1,180萬元人民幣有所擴大。
  集團解釋,收入上升主要由於疫情過後經濟復甦,使廣告主預算有所增長,虧損擴大是因為公司採購了更多大型公司平台的流量,使互動式效果廣告業務成本上升所致。
 
中國華融料去年轉虧276億元人民幣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2799)發盈警,初步估計2022年度歸屬於股東的淨虧損約為276億元人民幣。
  集團表示,去年表現受到三大負面因素的影響:第一是部分權益類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降,形成浮虧;第二是併購債權資產收入減少;第三是受宏觀經濟及房地產行業下行影響,信用減值損失增加。集團已採取一系列舉措,2022年下半年較上半年實現虧損減少101億元人民幣左右,在2023年,管理層指集團將進一步聚焦主業、持續推進瘦身健體,優化資產結構、提高發展質效。《致富證券研究部經理 莊志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15/03/2023 09:28

恒指料隨外圍高開,短線走勢仍較疲弱

大市分析大市分析

預 測  :--
支 持 位:--            阻 力 位:--

理 由 :
昨晚美國公布的2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結果大致符合市場預期,加強市場對聯儲局下周只加息0.25厘的信心,而利率期貨數據顯示,下周加息0.25厘的機率近八成。另外,市場亦逐漸消化矽谷銀行所引發的恐慌,昨晚銀行股普遍見反彈,個別地區性銀行升幅亦甚顯著。美股昨晚表現反覆,道指曾升近500點,臨近收市前一度轉升為跌,收市仍升逾300點。最終三大主要指數昨晚均錄升幅,當中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升幅最為顯著,升逾2%。而反映中概股表現的金龍中國指數則微升約0.6%。
  銀行股昨晚表現強勢,地區性銀行FirstRepulicBank(FRC)收市飆升27%,大型銀行股花旗(C)及富國銀行(WFC)亦錄得6.0%及4.6%的升幅。MetaPlatforms(META)計劃再裁員,股價昨晚急升逾7%。半導體板塊亦見資金追捧,輝達(NVDA)、超微半導體(AMD)及英特爾(INTC)均錄不錯的升幅。電動車股個別發展,特斯拉(TSLA)升逾5%,惟Rivian(RIVN)及Lucid(LCID)則均跌近4%,中資電動車股昨晚在美市表現亦見偏軟。
  中概股方面,生物科技股表現較為突出,百濟神州(BGNE)升逾4%,百度(BIDU/9888)、網易(NTES/9999)及嗶哩嗶哩(BILI/9626)均錄得約2%的升幅。教育股表現則較差,好未來(TAL)及新東方(EDU/9901)分別跌10.0%及3.5%。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升勢仍未斷纜,再升逾8%,可留意航運相關股能否借勢而上。國際油價昨晚跌逾4%,見3個月低位,油股今日表現或受壓。
  港股上日受外圍拖累再度急跌,最多曾跌近600點,收市跌幅略為收窄,最終收報19247點,跌448點。預期今日,在外圍稍見回穩下,恒指今日料將高開,惟恒指近日表現仍較疲弱,更失守多條移動平均線,短線易跌難升,暫不宜過份進取。今早內地將公布固投、工業生產等經濟數據,而晚上美國將公布零售銷售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等經濟數據,值得留意。
 
復星國際136億人幣售南京南鋼
 
  復星國際(656)公布,落實向獨立第三方沙鋼集團悉數出售南京南鋼60%持股,代價135.8億元人民幣。為順利推進出售事項,集團全資附屬復星高科將向南鋼股份(600282)收購萬盛(603010)29.5645%股權,現金代價26.5億元人民幣。
  公司估計,出售事項稅前收益約8.3億元人民幣,所得款項擬用作一般資金用途
 
信利國際料去年少賺77%
 
  信利國際(732)發盈警,預期2022年股東應佔綜合溢利減少約77%,至3.17億元,相對2021年股東應佔溢利13.78億元。
  集團預期去年盈利下跌,主要由於毛利按年跌11.28億元,因期內收益及毛利率分別減少32.56億元及3.9%;加上先前於聯營公司持有權益的重新計量收益按年減少所致。
 
亞美能源去年純利大增74%
 
  亞美能源(2686)公布去年全年業績,總收入按年增長46.4%至29.1億元人民幣,純利為14.2億人民幣,按年增長73.6%。公司沒有派息。
  潘莊區塊去年平均實現銷售價格按年增長28.33%,馬必區塊平均實現銷售價格按年增長22.75%。去年煤層氣總產量達14.67億立方米,比2021年增長13.00%。
  集團於上月19日發公告,持股56.95%控股股東新疆鑫泰(603393)建議以協議安排方式將公司私有化,每股現金作價1.85元,集團昨天收市價為1.68元。
 
聯邦製藥料去年多賺逾半
 
  聯邦製藥(3933)發盈喜,預期2022年將錄得溢利約15億元人民幣,相比2021年溢利9.9億元人民幣,增約51.5%;主要原因在於營業額穩定增長,加上中間體產品及原料藥的市場價格持續上漲,使集團整體毛利升約7億元人民幣;另外,集團應收款減值虧損減少約3億元人民幣,抵消了研發成本及稅項支出的增加。
 
正榮地產料去年轉蝕達135億人幣
 
  正榮地產(6158)發盈警,預期2022年母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125億至135億元人民幣,相對2021年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8.09億元人民幣。
  期內,核心虧損(即剔除資產減值、公允值變動、匯兌損益等非現金性質項目影響後的淨虧損)約30億至40億元人民幣,相對2021年核心純利22.84億元人民幣。
  集團去年由盈轉虧,主要由於(i)去年新冠疫情持續反覆、中國房地產行業整體需求下滑及融資環境持續收緊等影響,項目售價按年下跌,令毛利率下跌及計提資產減值增加;結轉收益低於預期;投資物業公平價值下降;(ii)出售附屬公司的收益及利息收入下降;(iii)融資成本增加;(iv)錄得匯兌虧損。《致富證券研究部經理 莊志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陶冬看「2023年:政策轉變之年」——立即參加亞洲本年度最矚目財經講座!

加息周期唔洗急,最緊要「定」!etnet各大銀行定存息率大比拼!

【今日知昔】尖沙咀鐘樓每代人都有唔同印象!點解大鐘曾超過70年無響?過往呢度係東鐵綫嘅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