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廖錦興,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及博士。

廖博士於90年代在香港創業,為工程塑料及特殊聚合物的全方位解決方案供應商,業務網絡遍佈香港及內地多個省市。2009年獲選為香港青年工業家,現為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並擔任多項公職,於2018年獲頒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

05/02/2021 11:35

《青工俠說-廖錦興》香港製造業的前景

  香港製造業曾有著輝煌的歷史,從開埠以來都在亞洲地區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善用港口優勢為進出口貿易帶來豐厚的利潤,製造業乘內地改革開放的機遇建立加工經濟的營商模式,並將生產線往內地北移。如此,港商避開了香港高昂的生產成本,造就金融服務和旅遊業等成為香港主要收入來源,因此製造業在政府眼中已成為二三線產業,同時在欠缺政策支援下,工業界的發展只能單打獨鬥。當前,工業界更要面對來自區內的強烈競爭,因而陷於苦戰。近年工業界提出再工業化以應對未來發展,並獲得政府支持,究竟各方面的持分者對香港再工業化有多大期望?香港製造業的前景如何?應該走向那發展模式?

  香港工業總會(工總)委託香港大學進行一項題為《香港製造》的研究,目的是因應香港、內地和國際經濟、政治形勢發展,以及營商環境和市場的改變,以瞭解港企目前面對的挑戰及應對策略,探討香港工業的發展面貌和潛在出路,也為再工業化定位。研究方法包括利用大數據分析、問卷調查及焦點小組討論方式進行。根據資料顯示,在2016年在內地的港資製造企業約為4﹒6萬間,其生產線大多位於廣東省(48%),其次是江蘇省(15%)。報告估算在2018年港資企業在內地創造了約五千億港元的產值,相當於該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17﹒6%。在珠三角的港資製造企業以中小企為主,而5000萬營業額以下的中小企佔55%,同時調查結果發現中小企有續漸退出市場的現象,估計與內地企業崛起影響競爭力有關

  多年來港企都以加工出口為主要營運模式,但是面對新冠病毒全球肆虐嚴重影響經濟,鎖國封城措施亦大幅減低歐美國家進口商品數量,港企必須要有化危為機的能力。工總在這中期研究報告中提出了四項策略建議:一)中國+1:海外設廠以控制成本及分散風險,東盟巿場成首選;二)市場定位:中小企爭取開拓生產鏈上下游服務,進入內銷、東盟巿場成主流;三)升級轉型:投放資源,竭力創新升級,令企業轉型增值;四)香港本地製造:將核心技術、產品研發、高端技術等工序回流香港。

  香港乃彈丸之地,要保持競爭力必定要有方法也要有能力,工總的策略建議或許不是每間港企都適合(尤其是中小企業),我認為港企在法治制度、理事效率、執行力度和靈活彈性等軟實力上是成功要素。《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當然顧問 廖錦興》

【與拍賣官看藝術】常玉作品屢創天價,背後其實藏著跌宕起伏的人生► 即睇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嚴正聲明】《經濟通》呼籲公眾提高警覺留意偽冒《經濟通》投資群組

如何分辨問米是否真實?通靈問事用什麼工具都可以?靈靈法即場示範通靈!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說說心理話

Watche Trend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夏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