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陶冬先生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為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

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25/11/2022 13:00

《神州縱橫-凌昆》經濟續軟樓市續跌

  中國10月數據顯示經濟復常一如7月再度轉弱,除內需持續不振外,連外需也持續數月弱化,出口升幅續降(按美元計還有輕微下跌),情況令人關注。
 
*一牛二鵝三座大山*
 
  除出口不景氣是預計中的「灰犀牛」外,還出現了至少兩隻「黑天鵝」,乃來自內部新的不利因素:(一)疫情大反彈,多城告急封閉,對經濟打擊相信比上半年的一波更大。時間也可能更長。(二)債市崩盤。繼上半年民間借貸收縮後,最近又出現債券拋售及相關基金贖回潮,顯示避險退市心態更甚。何況這是在評論界多預期當局會進一步寬鬆(如減息)的情況下出現,事態更為嚴重。一牛二鵝合成的新三座大山,將令本已疲弱的復常走勢更差,四季度增長未必能平三季度,全年增長只能希望保三。尤其值得注意者是即使近月當局不斷出台刺激經濟措施,卻仍未能解困或對沖不利影響,凸顯了相關措施未能對症下藥的盲目性。筆者就此早已多次預告,在此不再重複,而現實亦確認了預告的準確性。有內地學者警告中國增長不能太慢,最好保持在5%之上,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問題在於如何振興經濟。當局的「應出盡出」策略顯已黔驢技窮,可惜卻未能依循筆者建議轉向。且應出盡出將帶來惡果,一是濫發貨幣二是淘空財政。近月M2增長約12%,實際需要只為6%至8%,大水漫灌下超發嚴重,令經濟槓桿率不斷攀升,單是信貸餘額已超GDP三倍。財政今年減退稅費開支將達4萬億元,而近年只約2萬億元。下任政府將要繼承重債缺財格局,制肘自多。
 
*樓市不能不調*
 
  經濟不景主因之一是房地產的深度及持續調整,當局救市措施則效果不大。最近又再推16條,放寬了融資限制,但一些評論已指出供給側的刺激解決不了需求側的超弱,而施壓銀行救助房企又將增加壞帳,讓風險轉給金融體系。更根本的問題是當局的策略思維不當:(一)不能寄望於穩樓市或軟著陸。樓市累積泡沫太深必須調整,但如何調整由市場決定。當局抗拒調整只會讓問題深化,和把風險轉到金融體系及財政上,最終令泡沫爆破的衝擊更大。(二)除反調整令問題拖延,又未有部署足夠應變方案。長痛不如短痛,怕痛阻調整只會令前功盡廢,令樓市政策陷入時放時收的惡性循環。過去如是今次亦如是,一見調整痛苦便開倒車,結果是樓市泡沫成了老大難問題。關鍵在於調整時要部署對沖手段,一是增加其他投資以替補地產投資。二是做好Damage Control,即管控金融風險及保護小業主,特別是初次買樓的年輕買家。可惜上述兩項當局都未有做好,也正因此令經濟表現受累不輕。《資深評論員 凌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秋日開倉26 - 27/9】保健品低至$20!► 火速行動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嚴正聲明】《經濟通》呼籲公眾提高警覺留意偽冒《經濟通》投資群組

如何分辨問米是否真實?通靈問事用什麼工具都可以?靈靈法即場示範通靈!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說說心理話

Watche Trend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夏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