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盧穗欣先生於金融界累積了21年經驗。於2014年加盟東亞聯豐投資前,他為中信建投(國際)的執行董事,負責亞洲區整體資產管理業務。在此之前,盧先生為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的執行董事,專責投資者關係及公司投資基金平台的銷售及市場推廣。此前,盧先生於大和資本市場(前身為比聯金融產品)任職9年擔任執行董事,負責不同範疇包括亞洲的互惠基金、結構性產品,衍生工具及交易所買賣基金的產品開發,銷售及市場推廣。於大和資本市場之前,他為德意志資產管理的區域銷售經理,負責發展亞洲區基金分銷業務。盧先生於1995年在渣打銀行開展其事業。盧先生取得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經濟學士學位。

24/02/2022 10:00

《投資原理-陳榮達》國策支持,光伏風電行業處於結構性增長趨勢

  減碳已成為全球共識,中國及其他國家正積極進行能源轉型,特別是光伏及風電,鑑於多個經濟體在實現碳中和目標上需要作大量投資,預計這些公司將從新興的結構性主題獲益。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遷,再生能源近年發展迅速。中國2021年新增光伏發電並網裝機容量約為5300萬千瓦,連續9年位居世界首位;光伏發電並網裝機容量達到3.06億千瓦,按年增長20.9%,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新增風力發電並網裝機容量約4695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約3.3億千瓦,按年上升16.6%。

*2025年風電光伏佔比需逾16%*

  不過,國內能源消費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據國家能源局於上月底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社會發電量為8.11萬億千瓦時,按年增長10.3%,火電發電量為5.77萬億千瓦時,佔總發電量約71%;光伏發電量為3259億千瓦時,佔總用電量僅3.9%;風電發電量為6526億千瓦時,佔總用電量約7.9%,兩者合計為11.8%。
    按照中央近年提出的多項支持光伏及風電產業的目標,短期來看,風電、光伏發電量於2025年的佔比需達16.5%以上,去年的佔比距離2025年的目標相差不足5個百分點。另外,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將超過50%,2021年的佔比約43.2%。長期來看,國內則計劃於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及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將達到80%。

*荒漠地區助中國達成新能源使用目標*

  中國是全球荒漠化面積最大的國家,佔國土總面積約27.2%。由於荒漠地區的風能及太陽能資源豐富,有條件興建更多大型再生能源發電站,有望更快達成2025年的目標。中國於去年12月公布首批共50個的大型風力及光伏發電基地,主要集中在荒漠地區,涉及19個省份,總規模約9706萬千瓦。另外,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及工信部等部門近日提出五方面政策措施,在投資及外貿外資政策上,要實施好沙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
  華南及華東為國內的經濟重心,用電需求較西部地區為高,後者的發電量主要輸往前者地區。不過,由於風電及光伏的最大發電量時間不同,例如一般夜間風勢較大,夜間出力亦較強;光伏發電量則於日照時間最大。加上過去電網建設項目滯後,與發電站的發展不協調,導致棄光及棄風的情況出現。然而,隨著國內兩大電網公司將於十四五期間加大對電網的投資,金額達2.9萬億人民幣,較十三五期間高出13%,料將有助提升跨省輸電能力,進一步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

*去年A股光伏及風電股表現理想*

  在政策支持下,國內光伏及風電板塊的業績表現持續提升,滬深兩市市值首十大的光伏企業去年首三季收入錄得平均增長高達63.6%;首十大風電企業收入增長則較遜色,增幅約24.2%。走勢方面,兩者同為去年最熱門的板塊,首十大光伏企業去年升幅則介乎17至240.8%;市值首十大風電股去年漲幅介乎8.9至326.3%。
  總括來看,在減碳趨勢及政策支持下,市場對光伏及風電材料的需求應會持續上升,無疑有利龍頭企業的銷售表現。加上,即光伏及風電每度電成本持續下降,預計將可進一步提升裝機需求及提高下游電站的盈利能力,部署兩大板塊可考慮以龍頭作首選。
《惠理基金董事總經理香港零售業務主管 陳榮達》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道教符箓解析:符咒能醫百病可驅鬼?功效、製作、用法、顏色代表咩?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