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陶冬先生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為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

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27/01/2023 13:00

《神州縱橫-凌昆》兔年前景更不明朗

  中國經濟去年表現一如預期的差,GDP增長能保三已算幸運。展望前景更難樂觀,內外都有不少負面因素。唯一可寄望者是去年基數低,有利今年取得較好成績,但未必有強力反彈。此外,對一些特別的新趨勢尤須多加關注。
 
*民間出現信用緊縮*
 
  經濟大格局仍以內需疫弱為主導:零售微跌而投資只增約5%,民間投資幾無增長而房地產投資跌一成。外貿仍是亮點,出口以人民幣計有逾一成增幅,順差更達破紀錄的8000餘億美元。雖然末季出口轉弱,但全年表現仍佳。更值得關注者是兩種意料不及的新趨勢,一是民間信用緊縮,形成了微觀層次收緊,抵銷了絕大部分的政府宏觀放寬。由此亦帶來了前所罕見的現象,如居民信貸收縮,債券基金出現拋售贖回潮,和全年居民存款暴增17萬億等。存款暴增引來了「超額儲蓄」的議論,實際情況比較複雜,增存包括三部分:(一)收入增加,由於經濟差收入減這一項應非主導。(二)不敢消費,令儲蓄意向上升。樓市及其他市場(如汽車、手機)需求呆滯便是證明。全年人均消費(尤其城市)出現了實際負增長。(二)不敢投資,引發居民資產重組,由房地產及金融資產轉出存入銀行。這反映對前景焦慮避險意向上升。總的來說增存顯示人民的信心急速弱化。許多內地專家已討論如何提振信心和改變負面預期,但要找到真正及根本原因,而對症下藥來改善卻殊非易事,當中更涉及敏感的政治因素。
 
*多重不利因素疊加*
 
  另一意外趨勢是疫情的震盪性反復。本來2020和武漢爆疫後防控工作做得不錯,經濟也顯著復元,但去年情況凸變。先是在防控做得較好的上海出現大爆發,影響了出口及國際物流,打擊了外商信心。其後第三季經濟穩步復元,誰知到了年末忽然政策逆轉,「清零政策」被清零,對經濟造成了新的衝擊,工業增長只有1.3%,零售額也繼續下跌。更大的問題是令情況更為不明,為經濟活動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還有其他的不利內部因素,例如前年中啟動的一系列強化監管措施,如反壟斷、嚴管平台經濟、取締補習社等等,造成了許多產業及企業震盪,其影響相當於微觀收緊,在去年持續發酵。同時,各種不利因素又啟動了多個產業、企業的優化結構重組,令不少企業(包括盈利的)進行了整改,涵蓋發展路向、管理模式及組織架構等,並引致裁員潮。最後還有筆者多次指出的政策不對頭,刺激經濟乏效的「管治失效」問題。上述各問題都將在今年延續,再加上外部的全球經濟低迷和地緣政爭日烈等因素,令中國經濟前景更不明朗風險更高。
《資深評論員 凌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常玉作品屢創天價,背後其實藏著跌宕起伏的人生► 即睇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嚴正聲明】《經濟通》呼籲公眾提高警覺留意偽冒《經濟通》投資群組

如何分辨問米是否真實?通靈問事用什麼工具都可以?靈靈法即場示範通靈!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說說心理話

Watche Trend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夏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