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華語》2022年科技股往下挫,即使於近月反彈,但力度有限。科技股近半世紀不
乏成功企業,但不少科技企業都因為不同原因失敗,即使成功如Netscape甚而「SUN
」,不是被收購便是失敗告終。「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
,SUN」極為成功,產品亦有捐贈給HKUST,但2010年終被Oracle收購了。
踏入2022年10月╱12月,美股已自低位反彈。12月到上周,炒美聯儲局放慢加息
步伐,且不乏巿場人士認為美國仍有機會衰退,因而巿場看準時機,股巿反彈後高位徘徊。事實
上,美國也好,全球經濟也好,仍有軟著陸的機會。因而見美勞工巿場依然緊張之下,傳統股份
生意仍有前景。通脹反彈否?目前太多不肯定的因素了。美科技股仍見疲弱,反彈乏力。踏入
2023年,美科技股企業「大縮水」:由Meta、Amazon以至Tesla都裁員以穩
定成本支出。傳統股優勢,仍以「衣、食、住、行」為本。如果下半年見軟著陸機會大增,此時
科技股才有較大幅的反彈機會。
目前經濟表現,正好在「軟」、「硬」之間,且看全球經濟能否及時回穩。今年第二季,全
球大中小國「開關」之後,供應鏈可望改善,下半年成本下降而全球化「倒退」有望暫時停下來
了。
當然地球村形勢,政局趨向仍不太樂觀,踏入3月╱4月,相信歐洲╱北半球對能源的需求
將下降,有助能源價格進一步回順。美零售商等等,下半年有機會有較好的經營環境。通脹如果
可以回落最好,若不回順卻回升,相信美儲無「減」息的機會,形成對企業不利的環境。
美連鎖食品╱三文治企業「Subway」乃私人企業,不久前傳將以高價100億美元沽
出云云,「Subway」三文治店全球有30000多店經營,產品:三文治等等!甚為簡單
。而Colgate口腔健康清潔股,亦長升長有,產品以核心口腔清潔用品為主,見全球有售
。另方面,不太健康的汽水「可口可樂」企業,亦在長期升浪,產品不太多,但已深入「地球村
」各大巿場,飲品種類甚多,但「可口可樂」亦長賣長有。中文品牌名稱「好、好、好」,出自
誰人之手?有爭論,但企業百年前在上海找中文品牌:自此時「可口可樂」便成為股東的「賺錢
」名字,而「可口可樂」的秘方,乃搵銀之「方」,不易「複製」呢!
傳統股於經濟周期之中自有不同的表現,但因為生意源自基本民生所需,即使不太健康的汽
水產品,不乏全球巿場。口腔清潔日見重要,亦有基本需求,而衣著總有巿場。至於電動車,不
錯最終全球用電動車,但目前Ford等等的車子,便宜也。經濟不太好,買新「平」車,不是
比已減價不少的Tesla電動車更切合「金錢」所需嗎?
全球不乏新的不肯定因素,因而企業全球化╱生產線部署,投入大量資金,都有不輕的風險
。今天產品創新到真的有巿場╱有用家,成功機會仍不太大。創新又要成功,1980年代的「
試算表」軟件不乏5至10間企業的品牌爭雄,「Lotus 1-2-3」及「
Netscape」已早被收購。可見科技╱創新企業相對傳統產業的企業,周期短,可大賺,
但傳統企業仍百年生財不少呢!
Apple、微軟及Intel等跑出半世紀。近年Intel表現日見差勁,相信科研╱
科技需要急起直追。晶片生產╱科研競爭極大,不只Intel,相信高通,AMD等等大晶片
美企業,維持競爭力甚為重要。科技股有別傳統股,風險╱回報大不同。《資深市場人士 黃溢
華》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亞洲最矚目財經講座】陶冬看「2023年:政策轉變之年」與您分析環球市場焦點、中國宏觀經濟、香港樓市前景► 火速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