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陶冬先生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為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

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10/02/2023 13:00

《神州縱橫-凌昆》要扭轉人口下降趨勢

  中國公布去年人口出現了61年來首次負增長,減少了85萬人。許多學者早已預計中國人口會見頂回落,但都沒想到會提早於去年開始,且在人數只稍逾14億之時,其意義為何值得探討。
 
*刺激生育措施有必要*
 
  人口下降乃因出生率下降,導致新生人數在幾年間由2000萬跌至1000萬,去年更首次跌穿千萬至900多萬。人口下降乃老化之外又一嚴重問題,不單會令老化加速,還可令經濟規模收縮,因此引起了廣泛關注。就此事有幾點須予澄清:(一)其影響不會一下浮現而只會漸進到來,但應對措施必須及早推行,因其生效有很長的時滯效應。對有關影響不宜誇大又不能忽視。(二)人口下降後難逆轉之說並非必然規律,中國控制人口成效顯著全球稱冠,故同樣可在增加人口上創造佳績。關鍵是能否及早出台有效刺激生育政策,單是放寬生育禁制未必足夠。(三)就刺激生育不少人建議發放生育補貼以減輕養育成本,但更需要的是改善相關服務如托兒、醫護及教育等。養兒不單是成本問題還有方便的問題。這也涉及貧富差距:補貼及服務提供應主要面向基層群眾,中上及上層的有足夠資源可自行處理。(四)人口下降是總量問題,至少在達致民族復興目標前中國有必要維持人口相對穩定,即便不增加也不應下降。特別是當中美對抗惡化和西方日益拉攏印度反華的地緣政經形勢下,維持人口不減甚至微升乃恰當的戰略選擇。
 
*要發展新型農業*
 
  當然合理的人口水平還要看承擔能力,而這主要是看科技水平,人口總量可隨技術水平提高而非一成不變。以中國目前的科技及生產能力足可維持14億甚至更多的人口。人均自然資源偏低的制約可隨科技發展而鬆動。中國不少礦產資源包括入口依賴高的油氣尚待開發,尤其是在大西部。隨著世界能源結構綠化,化石能資源將加快貶值,應及早開發用掉。其他貴重礦產的替代品也將日增。農產方面中國口糧自給率九成多,並無供應安全問題,入口依賴高的是飼料糧尤其是大豆。最近中央十分重視糧產安全問題,強調要保證農田面積及擴建穩產高產田。這些都是自50年代以來一直推行的策略,在今天仍然適用。但也應注意現代科技已提供了其他途徑,可總結為新型農業,即農產的工廠化、自動化及數字化等發展趨勢。更尖端的是人工合成澱粉質。此外還有各種農業新型態如光伏與農業並行、深海養殖、城市種植及非傳統食物資源的利用等。這些方面中國已當握了一定的技術能力,中央宜加強組織開發利用及推廣活動。《資深評論員 凌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道教符箓解析:符咒能醫百病可驅鬼?功效、製作、用法、顏色代表咩?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