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梁崇讓,工商管理學士學位,現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總幹事,從事證券及期貨工作近45年,擔任金融公司責任董事及負責人員逾40年,同時擁有外匯業和金銀業的業務經驗,曾任香港期貨交易所市場委員會委員,現持有香港證監會牌照。

梁對金融、證券及期貨業的監管、運作、風險管理有一定的經驗和見解。自2004年開始,分別為《東方日報》、《經濟通》、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會刊,撰寫文章超過1,000篇,內容涉及金融政策和經濟問題,對中港政策和制度以及市場的變化有個人獨特見解。

曾任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副理事長、副會長、工聯會業餘進修中心導師、自在人生自學計劃、證券及期貨持續培訓課程導師,也經常舉辦講座和投資課程,為從業員進行持續培訓課程。

19/10/2023 11:15

《行內行外-梁崇讓》市場真要發展全年無休嗎?

  上周港交所(00388)因八號風球停市半天,日前有報道指以港股現時每日平均1200億港元成交額計算,粗略估計港交所早前停市兩日少了約2500萬港元的收入,而政府同樣也無法收取印花稅。在香港現時的經濟環境,賣地和物業交易稅收減少,政府只能想盡辦法到處增加稅收,因此傳出由港交所、香港證監會及本地金融機構組成的工作小組,正在起草商討在颱風黑雨期間正常開市交易的計劃,以跟進香港特區政府2月份在財政預算案提出的相關倡議。港交所稱正積極與香港特區政府和監管機構研究市場在惡劣天氣下繼續運作的安排,並認為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仍是港交所最重要考慮,並稱如有最新進展,將會適時向市場公布。筆者只擔心到時中小型持牌法團和從業員又要承受不必要的風險,只能自求多福了。日前「小犬」九號風球引發社會出現小風波,很多市民和遊客被迫滯留在街道、商場、碼頭和機場,因此相信員工的交通和保險的安排,也應是港交所和有關當局有所顧慮的問題。

*股票印花稅料難降至看齊內地*

  凡涉及政策或制度的改變,政府或半官方機構多會進行諮詢,特首於本月25日發表的《施政報告》也不例外。今次的施政報告,有關股票市場的政策特別引起業界關注,只因政府成立的「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能否及時完成任務,向特首提供建議還是疑問。如小組因「趕交功課」而倉促草率做出建議,只怕又被人質疑是例行公事或早有既定答案的建議。日前澳洲會計師公會建議政府下調股票印花稅與內地稅率看齊,只向賣方徵收0.05%印花稅,相信這建議難以成事,料特區政府官員沒有這勇氣吧!

  其實成交額與收入是一條非常簡單的數學題,在風球和惡劣天氣下開市交易,成交額會否與正常交易日相若?筆者有所懷疑,不過可以通俗點說:「有幾多便殺幾多,有好過無吧!」可惜對收取「零佣金」的從業員的幫助不大,又是一條簡單數學題:0XN=0。既然算著「有好過無」的概念,為何不推行7天24小時全年無休的交易呢?本人在7月27日撰寫的〈本末倒置也是大勢所趨?〉中已提及絕對有其可行性,以現時的科技技術,所謂風險都變成不難解決的問題,為何不乾脆一步到位,直接全年無休一周7天每天24小時交易,又何必遮遮掩掩呢?

  一直以來,有關當局推行金融政策時總以「國際接軌」、「國際金融中心」等立在高地的思維來支持其政策,但這些論調卻只是似曾相識、重複運用和似是而非。簡單說,當年延長交易時間也是用此作為藉口,但試問現時香港的交易時間和哪一個地區或國際城市或國際交易所完全接軌呢?曾提及在現時互聯互通制度下,中港兩地的交易時間應盡量銜接,可是到了今天,兩地的交易時間也不盡相同,平日周一至周五,港股較內地股市早開遲收,而午飯休息時間也不一樣,事實上不是完全接軌,更何況每逢內地國慶節、春節和五一勞動節等長假期,中港兩地的假期也完全不一樣,復活節和聖誕節,香港有數天公眾假期而內地卻沒有。至於因惡劣天氣而停市的不同政策更不用提了,如以這樣的推論,當年港交所和有關當局實施延長交易時段,是為了與國際和內地交易時間並行等等,多個論點都只是應酬式地向公眾和業界交代,所謂諮詢也只是為了「交功課」而已。事實上,現時香港股票市場主要靠北水南下支持,單看近日國慶節內地長假期港股的成交額不及平日的六成便略知一二了。目前在港上市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內地企業或與內地生意有關的公司,因此多受內地政策影響,那又為何香港不完全跟隨內地的交易時段呢?

*延長交易不會增加從業員收入*

  澳洲會計師公會同時指出調低股票印花稅並非刺激股市流動性的唯一方法,交易時間可由5.5小時增至7小時,以吸引歐洲、英國或其他地區投資者參與港股交易。澳洲會計師公會所提出的建議多為吸引外來資金而言,文章曾提及資金最主要是為賺錢而來,現時中國與歐美的關係還能多吸引歐美資金嗎?政治對經濟的影響真難估計啊!此外又有人指香港是一個國際市場,外來資金可自由進出,完全跟隨內地的交易時間也不可行,現時某些在香港上市的股份,在港股交易時段停止後,仍會在外圍市場以預托證券或其他交易所進行交易。那既然這樣,為何一直沒有人提出要求延長交易時間至午夜美國的交易時段呢?這要求似乎非常合理和合乎邏輯吧!在種種環境因素下,倫敦金和外匯都可利用互聯網24小時交易,相信港股在交易技術上能做到,推行全年無休交易也沒問題,到時交易額必定可以增加。

  如從上文的數據用簡單的數學計算,港交所每小時平均的收入約是220萬元,那如24小時交易,港交所每天都可增加18.5小時的收入,18.5x220=4070,即約4000萬元,多可觀啊!政府和港交所的收入同時也可增多,何樂而不為呢?這論點正確嗎?不過,無論港股交易時間有多少,對靠佣金收入的從業員來說,收入應是沒有改變,還是簡單的數學,0x(N+N+N+…)=0,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難道有關當局不知道嗎?文章已多次提及,「收入、信心、消費」是息息相關的,試問打工仔收入減少,甚至零收入,如何振興社會的經濟?這是本末倒置的政策,怪不得大部分商場和飲食業業界表示國慶節和中秋節期間,人流增加對增加消費沒有太大幫助!
 
*後記*
 
  特區政府並沒有汲取「蘇拉」和黑雨的教訓,當「小犬」掛出九號風球,再次出現交通混亂和令市民或遊客滯留街上、商場和機場等情況,再次沒有做到「上醫治未病」的效果,特首也承認安排並不理想。會否續有改善?又不知何日何月才能引證了。

  回說近年香港金融服務業,香港證監會對八大核心主管的要求向來嚴謹,不理想便要受譴責或判罰,商業社會和官場有所不同吧!至於現時港股成交額和融資活動以及新股上市也是未如理想,又應怪責誰?曾是港股市場翹楚之一的海通國際(00665)公布私有化消息,令業界感到無限欷歔,私有化價格較停牌前溢價約100%,復牌後股價暴漲超過一倍,對投資者來說是喜還是憂?真是見仁見智,只因海通國際現時的股價較高峰時還下跌超過八成。一直以來,金融業都被認為是容易賺大錢的行業,如真的這麼容易賺取盈利,那股價應不會如此不濟。據報海通國際於2022年虧損約65億元,那是否與近期業界的話題融資難和交易欠缺流動性有關?有消息指香港曾是IPO市場集資額全球一哥,目前只能排名第八,可見業內保薦人的收入大幅減少,競爭也愈來愈激烈。上海和深圳已穩站首兩位,後起競爭者是中東國家和印度,中東是資源和資金充足的地區,印度是人口大國,更有美國撐腰,香港要維持優勢並不容易,更何況今年上半年只有28間企業成功上市,但卻有19間首日跌破上市價,怎不叫市場和投資者失望?

  全行皆知,證券行業的經營成本極高,包括交易運作和合規成本,此外判罰也非常嚴厲,保薦人、交易員、持牌法團或持牌中介人等都會隨時中招,而判罰包括罰款和禁止進入業界參與活動,款項可以由幾萬元至過億元不等,禁止進入業界可至終身禁止。近期為了打擊「春江鴨」活動,證監會就「市場探盤」行為的指引公開諮詢,期望持牌法團訂立內部監控程序,防止過程中非公開資料或消息被不當使用和泄漏,賣方其後應保存相關紀錄最少7年等,可見合規成本只會有增無減。不單這樣,證券持牌法團為上市公司融資也會隨時踩雷,除了內房股違債成為近期市場焦點外,傳出高銀金融前主席潘蘇通被揭單欠中銀深圳分行已逾560億元,帳目確令人咋舌,又不知有多少持牌證券公司涉及其中了。日前外電報道指,內地禁止境內證券商及海外子公司接受離岸交易的內地新客戶,現有內地客戶的新投資也受嚴格監控,以限制資本外流,更要在10月底前將招攬內地客戶的應用程式和網站下架。在種種形勢下,香港持牌法團和中介人的未來日子,更不是可用簡單的數學算式計算了。《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總幹事 梁崇讓》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道教符箓解析:符咒能醫百病可驅鬼?功效、製作、用法、顏色代表咩?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