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立法會會計界議員,現為香港執業資深會計師、黃龍德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之執業董事。

12/09/2023 09:39

《金碩良言-黃俊碩》創業板改革應要監管與發展並重

  港股在2023年首8個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額為1120億元,較2022年的平均每日成交額的1294億元,下跌13%,相較於2021年的平均每日成交額的1667億元,跌幅更高達32%。港股的交投量大減無疑受到美國聯儲局持續加息、內地經濟復甦未如市場預期,與及全球地緣政治及經濟發展格局不明朗所影響。然而,作為香港中小型上市集資的主要平台:創業板(GEM)在過去三年,無論新股上市及平均每日成交量都近乎「冰封」,除了以上的外圍因素之外,過去幾年過度監管亦有其「重要角色」。
 
  港交所及證監會因應創業板較常出現股權高度集中、股價波幅顯著等問題,令一些質素不佳的發行人利用透過在創業板上市,使日後較容易轉入主板,於是當局在2018年修訂《創業板規則》,提高在創業板上市的資格規定,以及取消了創業板轉板至主板的簡化申請程序。
 
  當局在保障小投資者的角度出發,整頓當時的創業板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過,當局在處理有關問題時「重監管輕發展」出現「用力過猛」的情況,其中全面取消「轉板」機制,令整個創業板失去集資能力。其中在2018年時,創業板一共有75間中小企上市,集資金額為50.6億元,到2021年跌至只有1間企業在創業板上市,集資金額為0.55億元;而2022年至今,創業板上市數目「清零」,截止今年7月創業板的平均每日成交額更只有1.3億元左右,是主板市場的千分之一,創業板的運作近乎「名存實亡」。
 
  創業板的持續不振嚴重影響中小企上市集資之餘,更對一些協助中小企上市集資的專業服務業,例如:金融服務業、法律業及筆者所屬的會計業造成一定程度的打擊。
 
  因此,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10月發表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中表示要活化創業板,與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2月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出,港交所會在今年內推出改革創業板的具體建議,並會展開公眾諮詢時,筆者及筆者所屬的會計界對此充滿期待。
 
  筆者在今年初起先後多次與立法會法律界議員林新強、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邀請所屬界別的行業代表舉行多場的研討會,探討目前創業板的問題所在、中小企上市集資面對的困難,與及創業板的改革方向為何,待港交所公布改革創業板展開公眾諮詢時,向政府當局提交有關建議。
 
  然而,截止筆者撰寫本文時,距離李家超特首提出要活化創業板經已接近一年,距離陳茂波司長提出改革創業板展開公眾諮詢亦超過半年,仍然未有聽到港交所改革創業板建議的任何消息,難免令人有點心灰意冷。
 
  在筆者過去與會計、金融服務及法律業界代表舉行研討會,探討創業板改革問題時,各行業的代表,除了指出創業板取消「轉板」機制後,令創業板的吸引力大減,上市門檻遠較美國納斯達克(NASDAQ)及內地「新三板」為高之餘,現時港交所及證監會在審批中小企申請上市時,不論在主板還是在創業板上市均採取極為嚴厲,甚至刻意留難的審批態度,令他們及所代表的中小企卻步。甚至有一些行業代表表示:「只要你做過美股(在美國納斯達克申請上市),就唔會返嚟做港股(在香港主板或創業板申請上市),好似你返過深圳消費就返唔到轉頭」。
 
  對於這些行業代表的說法,筆者甚為感觸,一方面,筆者作為一個土生土長,在香港接受會計教育、訓練,在香港開始會計事業的執業會計師,自然希望香港可以繼續讓不同業界人才發揮所長的地方,不過,在目前創業板近乎「冰封」,而港交所及證監會在中小企審批申請上市時繼續刻意留難的情況下,香港或其他地區中小企只能「蟬過別枝」到其他地方上市,而從事申請上市工作的香港專業服務業人才,亦只能離港以去另覓出路。
 
  就此,筆者近日出席新一年度的《施政報告》諮詢會時,亦當面向李家超特首反映有關問題,希望港交所及證監會能夠將「重監管輕發展」,轉變為「監管與發展並重」,而一個合理及持平的審批態度,處理中小企的申請上市;並期望港交所盡早提出改革創業板的具體建議,開展公眾諮詢,讓市場、中小企及各專業服務業界人士看到發展的前境及希望。
 
  現時特區政府為了刺激餐飲及零售行業,促進消費市道,將於周四(14日)舉行「香港夜繽紛」啟動禮,藉此與各行各業合力「攪活」夜經濟,無疑對帶旺各區人流,吸引本地居民及外地旅客消費,為餐飲零售注入新的動力,希望對提振香港經濟有一定作用。其實,香港股市與香港夜市一樣,失去了過往的吸引力和動力,作為香港經濟的命脈,股市亦有必要儘快「搞活」,而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要「百花齊放」,要有各大小規模的企業共同參與,這才能提振氣氛和信心,吸引更多的資金及人才來港發展,從而為香港社會產生更多的財富,提升香港市民的消費能力及信心,屆時對香港消費市道的刺激作用將會更巨大及持久。《立法會會計界議員 黃俊碩》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機管局獎勵航空公司增往來香港航線,措施能有效推動航空業復常?► 立即投票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靈媒與通靈有什麼差別?靈靈法同你解構扶乩、標童、碟仙!

日圓再創新低,即上etnet睇邊間銀行唱Yen最抵

etnet賞意大利葡萄汽酒乙支 (名額40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e Trend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關注四高危機!

夏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山今養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