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姐錦囊》雖然美國去年第四季經濟表現勝預期,但矽谷及華爾街卻出現裁員潮,約15
萬人丟職,我相信今年經濟前景不會太差,隨著通脹紓緩,估計聯儲局最快或今年第二季開始減
息,而中國今年經濟亦開局理想。
美國商務部上周公布,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年率計按季增長2﹒9%,勝
市場預估增長2﹒6%,而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亦減少6000人。不過,同一時間
,《路透》統計,從臉書、推特、微軟、亞馬遜、大摩、高盛等知名企業相繼裁員後,如今美國
已有15萬人在這波裁員潮失去工作,令人擔心企業因看淡今年經濟發展而先行裁員。
*美國經濟可望軟著陸*
受疫情影響,去年全球航運成本上漲,通脹及工資被推高,隨著疫情回穩,各國復常,工資
將從高位回落,而近期科網企業相繼裁員,一方面因為疫情期間,網上服務需求上升,所增聘的
人手隨著復常而變得過剩,需要調整;另一方面,亦有企業趁裁員潮乘機裁員,減輕輿論的壓力
。由於現時各行業對資訊科技員工均有需求,因此相信被裁者很快便可以被市場吸納。至於華爾
街投行裁員,主要反映個別金融機構表現欠佳,並非特殊的行動,美國經濟可望軟著陸。
美國聯儲局連番加息後,我估計當局會再分兩次加息合共半厘,之後加息周期或會結束,以
免高息嚴重加重政府債務負擔。待經濟出現衰退跡象時,聯儲局更可能掉頭減息,預計最快今年
第二季便有機會減息,具體時間表則要視乎經濟及通脹回落速度。
*內地經濟逐步復常*
中國內地方面,現時約八成人口已受新冠感染,確診者一般可在5-7天內康復,醫療系統
未受衝擊,疫情威脅已經解除,並逐步走入復常之路,近日農曆新年假期,市民開始報復性消費
,跨境旅遊顯著增加,若第二季海外訂單增加,個別高消費行業亦可望於第二季復甦,而內地樓
市仍需時恢復信心,另外,地方政府財政緊絀,一些公務員被迫減薪,以及疫情緩和後,部分製
造業訂單重返印尼及越南等地,也會令經濟反彈力度受制。《南華證券副主席 張賽娥》
註1:本文為個人觀點。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亞洲最矚目財經講座】陶冬看「2023年:政策轉變之年」與您分析環球市場焦點、中國宏觀經濟、香港樓市前景► 火速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