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市新聞

30/11/2023 08:10

《缸邊隨筆-石鏡泉》借來的消費

  《缸邊隨筆》周二(28日)蕪文《美經濟 看消費》見報後,收到不少讀者意見,主要是
質疑:一、美國經濟情況,真的簡單到只看美國消費市道便知?以及二、今年美國感恩節和「黑
色星期五」這個傳統消費檔期的「真相」到底為何?今天(30日)且再一談。
 
  要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表現或績效,當然不能只看單一經濟指標,正如看近期中國經
濟,便不能只看內房因素,包括樓市、建屋量等,還須看其他經濟支柱產業,例如工業、汽車製
造、建造等的情況一樣。
 
  看一地經濟,GDP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消費在各國或地區的GDP中,都佔有一定的比
例,而美國屬消費型經濟。CEIC Data的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美國
的個人消費佔美國GDP近7成(67﹒7%),與其他國家或地區比較,也數一數二。
 
  美國GDP與消費關係密切,若美國的消費市道又可從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以及稍後的
聖誕等這些傳統消費「旺季」反映出來,不及時見微知著,看看美國經濟的這一片葉,又怎會知
道美國通縮、衰退的秋天可能已悄然步近?
 
*美消費的「絕望真相」*
 
  正如筆者在《美經濟》一文指出,市場對美國最近節日的消費市道解讀迥異,但若再細看,
便知箇中玄機。根據Adobe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黑色星期五」的網上銷售
額達到98億美元,較去年增長約7﹒5%,但原來愈來愈多人是透過「先買後付」的方式消費
。數據顯示,愈來愈多消費者選擇了用這種「靈活」的支付方式,「先買後付」比感恩節前一周
勁升了逾7成(72%)。
 
  所謂「靈活」支付,其實只是容許消費者可「先買」,重點在「後付」而不是「免付」,但
「借錢梗要還」,無論是「碌卡」或是幾個月內分期付款的短期貸款,以任何形式借錢,可能都
要額外付更高利息。
 
*先買後付 拖欠更嚴重*
 
  根據Adobe Analytics的數據,「先買後付」在今年11月1日至12月
31日期間的節日消費,可能攀升至170億美元,比去年的145億元增長17%,創下新高
。在今時高息、高通脹時期,「先買後付」的重要性正日益提升。
 
  Adobe增長市務部副總裁布朗(Patrick Brown)表示,「先買後付」已
成為主流,也將令消費者更容易按鈕購物,尤其是在流動裝置上,今時逾半的網上消費都是透過
手機進行。信用卡債務創歷史新高,而愈來愈多年輕消費者也因要還學生貸款,於是拖欠信用卡
數的情況也更普遍、更嚴重。
 
*寅吃卯糧:今年仍還去年債*
 
  WalletHub的一份調查表示,今年的「消費馬拉松」(Spend-A-
Thon),即感恩節至聖誕期間,不少美國人仍在努力清還一年前欠下的債務!這份有近
250名受訪者的網上調查顯示,因通脹關係,有逾三分之一被訪者表示不送禮物;為了在假日
期間購物,近五分一人將申請新信用卡;23%的人擬透過社交媒體進行節日購物,但以上發現
,可能還不及有近四分一的受訪者仍未還清,去年他們在這段期間所欠下的債務般震撼。雖然調
查規模較小,但亦有其代表性。
 
  今年由於利率上升,這類債務恐會成為一個更大的問題。自美聯儲局3年前加息以對抗通脹
以來,截至今年11月,信用卡平均利息已從約16%,急升至近21%。Bankrate的
高級行業分析師勞詩曼(Ted Rossman)表示,即使是1000美元的禮物,也可讓
人負債40個月。如果他們只按照20﹒72%利息,支付最低還款額,他們便要付390美元
,即近貸款4成的利息!
 
*告別美國中產*
 
  不過,零售商又怎會放過在今個傳統消費檔期促銷的機會?因應愈來愈多消費者要求優惠,
零售商只會再推出更高的折扣優惠以促銷,而美國人就繼續借貸,或以債冚債來消費,惡性循環
。節日豪爽消費背後的事實是,美國人普遍荷包無錢,節日「借來的消費」全是假象,美國社保
局的數據可資佐證。
 
  美國社保局剛公布了2022年全國薪酬統計數據,反映了美國打工仔的財務狀況認真麻麻
:美國去年的每月工資中位數(稅前)是約3400美元(約26380港元)。要知道在今天
美國,每月僅3400美元是無法過上中產生活的。因此,大多數家庭必須有一個人以上工作,
而且在許多情況下,不只一個人做多份工。
 
  在當前的通脹危機中,美國的生活成本的上升速度,遠遠高於公司加薪的速度,這給美國家
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包括住屋。今時美國每月租金的中位數為1978美元,在支付租金
後,普通打工仔不會剩下太多餘錢消費。
 
  通脹為美國大部分家庭帶來了嚴重的財務壓力,他們被迫為食品和租金等日常必需品支付更
多費用,這令他們原本已拮据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還說要節日消費?如無意外,未來一、兩個
月,美國經濟真象將會現形。《資深投資者 石鏡泉》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etnet 賞你】賞 MOKO x Cheeky Cheeky「厚」有福氣利是封 及「熊 MEOW 」火柴盒造型年曆卡!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聖誕新年特輯

Watch Trend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秋天養生食療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