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17-04-05 07:53:38

豪版籠屋綻現 規管安全遏亂象

 

  樓市狂態下亂象叢生,劏房,貨櫃屋、太空艙和太空站等紛紛出現。這些荒謬現象出於市民居住需要的現實,當局實難取締,但必須規管安全,勿再待悲劇發生後才急撲火。

 

  上環最近出現美其名為「Workspace」的出租太空站,實質是豪華版籠屋,500平方呎單位,劏成10個上下鋪的床位出租,出租對象是在上環上班一族或學生。

 

市區租買皆難 衍生劏房床位

 

  這種豪華版籠屋誕生,完全是基於市場需求應運而生,因市區一手上車盤動輒1,000萬元,300呎單位月租至少要1.8萬元,市民大都慨歎市區居住難,既買不起樓,連房也租不起,部分人但求要一個劏房,甚或床位供睡覺,又有梳洗的空間。一些頭腦靈活的業主,遂因應上班一族或沒宿位的大學生的需求,再鑽《床位寓所條約》12個或以上床位需領牌的漏洞,把單位劏成10個床位,務求賺到盡。

 

  正因為市區劏房和床位有實際需求,當局要取締相信也不易,若要把這些租客全部趕走,當局須解決他們棲息之所問題。

 

  2011年土瓜灣馬頭圍道和旺角花園街,先後發生唐樓劏房奪命大火,都是最佳例子,凸顯很多劏房都違反建築物條例和消防條例,令人關注在房屋供應不足下,政府實應正視劏房問題。

 

監管劏房治標 拓新土地治本

 

  大火發生後,當局下令跨部門巡查全港1,086幢大廈,查看6,083個劏房單位是否違規,前年選定100幢目標樓宇發出清拆令,或中止更改用途命令。

 

  但去年牛頭角淘大工業村時昌迷你倉奪命大火發生後,當局巡查259幢舊式工廈,又發現不少被改建成劏房,凸顯在工廈或住宅大廈違規劏房問題非常嚴重。

 

  現屆政府應在太空站仍處萌芽狀態,便應就安全問題出手,千萬不要待出事後才正視,以免太空站像劏房一樣遍地開花,屆時就更難處理。

 

  不論劏房抑或太空艙,都是本港瘋狂樓市下衍生的悲歌,而問題的癥結是政府不單曾暫停賣地,使樓宇供求嚴重失衡,更已相當一段時間沒有拓地,令土地供應捉襟見肘,沒遏抑樓價的本錢。新特首林鄭月娥應加快政府對中長期開發新土地的工作,包括在維港以外大規模填海、開發棕地、在偏遠僻陲的郊野公園覓地,只有具足夠土地,才能興建更多公營房屋,解決樓荒。

 

【你點睇】辭任終院法官撰文指本港法治受干預,政府反駁強調不受政治壓力,你是否支持政府回應?► 立即投票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 (價值$175)

【有獎問答遊戲】答問題即有機會贏取 新城市廣場Duffy與好友精美禮品

全新【Wealth & Health Club】隆重登場! 首次活動:陸叔《2024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財富與健康講座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es & Wonder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關注四高危機!

春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素食譜大全